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大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目前非农业人口已占70%。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变化图

(1)从图上可以看出,2002年和1985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有明显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分析该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地理条件。

(3)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明显不足,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规模扩大

(2)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3)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受南岭阻隔,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实力、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分析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三  1998—2004年广东省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

行业名称

增加值构成(%)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5.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

材料四  目前广东省部分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对比图。

(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简述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四,试比较广东省1998—2004年间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分析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三  1998—2004年广东省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

行业名称
增加值构成(%)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5.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
材料四 目前广东省部分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对比图。

(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简述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6分)
(3)根据材料三、四,试比较广东省1998—2004年间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卷(文综) 题型:综合题

(36分)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6分)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10分)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10分)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10分)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分析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三  1998—2004年广东省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

行业名称

增加值构成(%)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5.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

材料四  目前广东省部分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对比图。

(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简述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6分)

(3)根据材料三、四,试比较广东省1998—2004年间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