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GIS数据的操作与分析,是GIS应用的最终结果
②利用GIS中的地理数据,实现地理分析、评价、预测和辅助决策,是GIS的重要应用领域
③CIS的输出,是指将编辑好的CIS信息在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显示,或通过绘图仪、打印机等输出
④GIS软件是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的基础,属于GIS的数据库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 2009 年 12 月 12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出席中哈天然气管道竣工仪式,并共同按下管道启动按钮。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管道的竣工通气,标志着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走向为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干线全长 4 859 km ,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 7 000 km 。

材料三:图 20 是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

 (1)材料一认为该管道的竣工通气,标志着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取得重要进展。试分析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_________

(2)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3分)

(3)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比较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线输气终点均为能源紧缺地区            B.两者沿线均经过季风气候区

 C.两条线路设备投资大,但运输连续性强      D.两线建设不可能破坏沿线生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徽州古村聚落形成最初是南宋以前的中原世族南迁、聚族而居形成。后随人口增长,至明中叶时期耕读文化盛行,至清中叶科举入仕和徽商兴起,徽州社会经济文化勃兴鼎盛,古村落遍及乡野。这一过程经历了内部裂变、迁移、择地而居等一系列过程。读下图回答题。

一般而言,乡村聚落的环境容量是与当时的农业规模及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的。古徽州人均耕地南宋时人均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2.2亩,清康熙1.5亩,而同期的古村落发展却从稳定发展走向了鼎盛发展,其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丘陵山地的改造,土地生产力大增   

B.文化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增,对丘陵山地立体开发利用

C.前期的发展依赖本地土地资源,后期的发展是依赖其他资源

D.徽州地区资源丰富,耕地多水面多,环境容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质量测试地理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该地图示时期城市人口与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1990 年之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乡村人口比重1978 年最低

C.2000 年城镇人口比重超50%        D.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透水面积增加,使蒸发量下降    B.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C.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      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徽州古村聚落形成最初是南宋以前的中原世族南迁、聚族而居形成。后随人口增长,至明中叶时期耕读文化盛行,至清中叶科举入仕和徽商兴起,徽州社会经济文化勃兴鼎盛,古村落遍及乡野。这一过程经历了内部裂变、迁移、择地而居等一系列过程。读下图回答第1题。

 

 

一般而言,乡村聚落的环境容量是与当时的农业规模及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的。古徽州人均耕地南宋时人均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2.2亩,清康熙1.5亩,而同期的古村落发展却从稳定发展走向了鼎盛发展,其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丘陵山地的改造,土地生产力大增   

B.文化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增,对丘陵山地立体开发利用

C.前期的发展依赖本地土地资源,后期的发展是依赖其他资源

D.徽州地区资源丰富,耕地多水面多,环境容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徽州古村聚落形成最初是南宋以前的中原世族南迁、聚族而居形成。后随人口增长,至明中叶时期耕读文化盛行,至清中叶科举入仕和徽商兴起,徽州社会经济文化勃兴鼎盛,古村落遍及乡野。这一过程经历了内部裂变、迁移、择地而居等一系列过程。读下图回答问题。

一般而言,乡村聚落的环境容量是与当时的农业规模及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的。古徽州人均耕地南宋时人均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2.2亩,清康熙1.5亩,而同期的古村落发展却从稳定发展走向了鼎盛发展,其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
    对丘陵山地的改造,土地生产力大增
  2. B.
    文化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增,对丘陵山地立体开发利用
  3. C.
    前期的发展依赖本地土地资源,后期的发展是依赖其他资源
  4. D.
    徽州地区资源丰富,耕地多水面多,环境容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