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 |
B. |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 |
C. | 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 |
D. | 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
分析 中国“民工潮”现象
(1)成因: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④农村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⑤城市吸引力,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⑥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
(2)特点:①流动的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③流动不稳定.④文化素质偏低.
(3)影响:①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②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③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局部(城市)就业压力;④民工流入地区常因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
解答 解: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民工潮”现象.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 |
B. | 国内人口迁移只是指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省与省之间的人口迁移 | |
C. | 外出旅游、购物等发生的人口移动也属于人口迁移 | |
D. | 国内的人口迁移即指由农村迁向城市的人口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条件的改善 | B. | 民族政策的改变 | ||
C. |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 D. | 经济布局的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州市高三8月份摸底考试文科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岛国均( )
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西面均为印度洋
C.全年多雨 D.7月份昼短夜长
2.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景观最接近的是( )
A.地中海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秘鲁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
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D.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