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则(  )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B、乙地的区时为17时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考点: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专题:
分析:主要考查了地方时的计算和日界线的相关知识.
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昼夜平分,日出时间为6点,日落时间为18点,地方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为0时经线;另一条是人为界线,为180°经线.由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180°经线向东到0时经线为旧的一天.
左图位于南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甲的经度为135°W,乙地经度大约为128°W;右图位于北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丙地经度为60°E,丁地经度为40°E.
解答: 解:A、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昼夜平分,日出时间为6点,日落时间为18点,昼半球的范围是从30°W向东到150°E,甲的经度为135°W,故不符合题意;
B、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乙地经度大约为128°W(区时对应的经度为135°W),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乙地区时为18时,故不符合题意;
C、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0时经线对应的经度为120°W,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120°W向东到180°,旧的一天范围是从180°向东到120°W,甲的经度为135°W,丙地经度为60°E,故正确;
D、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丁地经度为40°E,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丁地的地方时是10小时40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方时的计算和日界线的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四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和自转线速度示意图”,其中④地位于北半球,黄赤交角取23.5°,完成下列1~2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导致了(  )
A、①⑤增大B、②⑥增大
C、⑤⑥增大D、①⑥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雪龙”号穿越东北航道期间(  )
A、“雪龙”号始终在极昼中航行
B、洛阳的日落时刻逐日推迟
C、北京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班加罗尔(13N,77.5E)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图甲、乙中的信息,判断该区域所在的半球及河流流向(  )
A、北半球  自北向南
B、北半球  自南向北
C、南半球  自南向北
D、南半球  自北向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
 
,北京的日期是
 
,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
 
区到东12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
 
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
 
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
 
,角速度逐渐
 
,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据图分析回答3?4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a地的风向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
B、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C、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调节
D、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