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五大连池B、石林
C、嵩山D、庐山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解答: 解:A、五大连池是内力作用(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
B、石林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故正确;
C、嵩山属于断块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
D、庐山属于断块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三地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甲到丙的变化原因是水分因素
C、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当地的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
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
A、白天B、夜间C、夏季D、秋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段山脉东坡雪线比西坡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坡(  )
A、光照弱B、降水多
C、气温低D、气压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b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50°B、47°
C、17°D、3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台风是一种重要的气象灾害,图中表示台风天气系统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夏至日,太阳天顶角为零的地区位于(  )
A、赤道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D、北极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
A、3月12日 晴朗
B、6月5日 晴朗
C、3月22日 多云
D、6月20日 多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