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左图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

A. 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 B. 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

C. 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D. 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2.上右图中反应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市东校区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题。

1.图I中甲、乙、丙、丁四幅图各有一条剖面线。其中与图II相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II中A、B两地为河槽,对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属于两个水系 B.径流主要来自东部高地

C.径流季节变化不大 D.径流大量用于农业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阅读该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a

3.8

2.4

b

1.3

1.0

c

3.8

3.2

d

2.9

1.7

1.按照人口自然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该国人口发展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abcd B. cadb C. cdab D. acdb

2.该国数据显示,最初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 出生率下降 B. 出生率上升 C. 死亡率下降 D. 死亡率上升

3.b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 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

C.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麻丘中学、十七中、桑海中学高一3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 “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 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 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人口的持续承载能力

B. 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 人类在生产人口的同时不断的开发资源,从而可以使环境容量保持不变

D. 人类确定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容量影响很大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麻丘中学、十七中、桑海中学高一3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曲线②表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 乡村→城市 B. 城市→乡村 C. 城市→城市 D. 不固定

2.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所属的模式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珍珠泉至红山渠间(见下图),因大风造成11节车厢脱轨,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事故发生地点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被称为“三十里风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主要原因是(  )

①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 ②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 ③盆地地形,受热升温快,对流显著 ④平原地形,植被稀少,摩擦力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减轻此类灾害的是(  )

A. 对大风危害最严重地段的路堤修建挡风墙 B. 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C. 采取固沙措施,尽量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 D. 准确预报、加强防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

A. 政策 B. 市场 C. 气候 D. 地形

2.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  )

A. “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 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C. 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D. 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3.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 城市化水平 B. 经济发展水平 C. 用地紧张 D. 人口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材料 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1200万吨粮食“报废”,经检测发现,含大量的重金属、农药等有毒物质,它们随水进入土壤可以持续几个世纪,并通过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1)上述有毒物质可能会造成哪些危害________?

(2)提出相应的具体保护措施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