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也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2月22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获得“中国最美湿地”奖。
材料二 下图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分析鄱阳湖湿地对湖区周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6分)
(2)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课题“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请你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4分)
(1)①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②调节气候,减弱城市热岛效应③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④保证城市供水安全;⑤蓄洪防旱,减少自然灾害(答出三点得6分)
(2)内容:生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滩涂植物、水生动物、陆生鸟类、昆虫等)种类、数量、密度、分布、年内、年际变化等(2分,合理即可)
途径:观察、文献、走访调查、座谈、问卷等(2分,至少答出两项)
解析试题分析:
(1)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经济效益,其主要生态功能有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气候,减弱城市热岛效应、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涵养水源,保证城市供水安全、蓄洪防旱,减少自然灾害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研究的生物种类包括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滩涂植物、水生动物、陆生鸟类、昆虫等,主要调查的内容包括这些生物的种类、数量、密度、分布、年内变化、年际变化等。调查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观察、查阅文献、走访调查、座谈、问卷等形式。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生态环境、课题调查研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8分)挪威海岸线漫长曲折,境内多山,降水丰沛,河流、湖泊、冰川众多。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挪威概况图。
材料二:挪威北部梅尔科岛液化天然气生产流程示意图。
(1)挪威位于 ① 洲,与所在大陆同纬度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其冬季较为温暖,主要是受 ② 的影响。(4分)
(2)极昼极夜、极光和峡湾是挪威的特色景观。挪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① ;极光的形成与 ② 活动有关;形成峡湾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③ 。(6分)
(3)与煤炭相比,天然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有 ① 。材料二中,运输方式X是 ② 。(6分)
(4)挪威铝土矿资源缺乏,却是欧洲最大的铝生产国和出口国。试简述其炼铝工业发达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5)试分析材料二中各环节对保护环境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0分)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河流在上世纪初发生特大洪水,大量的洪水冲破引水渠注入三面环山的谷地中形成了R湖,之后湖水的来源主要是农业区灌溉余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水盐度增加比海洋高25%,渔业下降鸟类死亡且湖面低于海平面69.2米。图中的A城市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最大基地,同时享有“科技之城”的称号。
(1)据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图中断层形成的原因。(4分)
(2)分别简析图中的R湖出现盐度增高、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10分)
(3)分析A地布局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14分)
材料一:我国南北方地区粮食生产、耕地、水资源和人口情况
材料二: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 人均粮食占有量(千克) |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 53.9 11.5 | 67.3 19.7 | 85.1 31.9 | 328.4 366.5 | 400.7 495.2 | 421.5 569.5 |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 46.1 29.7 | 32.7 24.3 | 14.9 11.3 | 334.9 352.6 | 355.1 396.3 | 328.0 379.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8分)目前中国是世界番薯种植第一大国,番薯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薯也成为平衡膳食结构,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营养食物。
资料一 番薯在明朝中期从美洲引入我国,并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番薯耐旱抗涝,亩产 可达三千公斤以上,是我国明清以来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料二 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攻关项目,2004年实现了亩产800公斤,2011年实现了亩产900公斤,计划在202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
资料三国家粮食局局长称,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600亿公斤以上,足可以养活两亿人口。
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图A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图B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图C为2009~2013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产量的变化特点。(6分)
(2)分析说明图B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
(3)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和通辽两城市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东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日本五大类造、出口商品及其最大贸易国所占贸易额的比重。
进口商品 | 矿产品 | 机电产品 | 纺织品及原料 | 化工产品 | 贱金属及制品 |
最大贸易国 | 沙特阿拉伯15% | 中国47.9% | 中国74.7% | 美国18.1% | 中国27.0% |
出口商品 | 机电产品 | 运输设备 | 贱金属及制品 | 化工产品 | 精密仪器及设备 |
最大贸易国 | 中国24.1% | 美国24.7% | 中国23.6% | 中国22.3% | 中国24.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说明小浪底水利枢纽对于治理黄河发挥的主要作用。(2分)
(2)说出甲、乙所在地形区名称,简述其农业发展的共同自然优势。(5分)
(3)说明图中调水工程对北京地区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 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2所示)。
材料2: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材料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4分)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原因。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