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某月份某日的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月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2图中

A.甲地可能出现霜冻B.乙地盛行偏南风

C.丙地风速小于乙地D.丁地气温日较差较甲地大

3丙地近地面风向与空气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B.C.D.

【答案】

1A

2A

3C

【解析】

1由图可知,该月我国南方地区为高压控制,同纬度陆地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形成高压,最可能是1月,故该题选A。

2由图可知,甲地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且此时处于冬季,可能出现霜冻天气,故A正确;根据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所以乙地盛行偏北风,故B错误;丙地等压线较乙地密集,风速较乙地大,故C错误;丁地距海较近,气温日较差比内陆的甲地小,故D错误,故该题选A。

3近地面风向和等压线斜交,由高压吹向低气压,图AD风向和等压线平行,为高空风向,故AD错误,图B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所以B错误;图C风向和等压线斜交,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且向右偏,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故C正确,所以该题选C

根据所学知识近地面风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和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 B. 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C. 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 D.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2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产业转移将导致该产业生产成本升高

B. 促进转入地和转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C. 发达区域转出产业的主体是资源密集型产业

D. 产业的区位选择完全受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生产技术的联系B.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C.市场信息的联系D.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

2图b表示( )

A.工业集聚B.工业的信息联系

C.工业分散D.工业的空间联系

3图b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目的是( )

A.寻找最优区位B.提高产品质量

C.减轻污染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下图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

(2)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厂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为什么?

(3)说明与甲地相比,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城市垃圾”进行深入的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三项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补充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

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分析归纳数据资料

③调查搜集资料,获取数据

(2)该小组将调查资料绘成下图,将下列垃圾分类的序号填入图中方框:

①可循环利用垃圾

②食品垃圾

(3)城市垃圾按上述方式进行分类回收对城市环境有何意义?(至少回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陇山以东的黄土高原地形相对完整,以拥有面积广大的塬、梁而著称,其中庆阳市的董志塬是我国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大塬。据史料记载,董志塬唐代时南北长110km,东西平均宽32km,而现在南北长大致如故,东西平均宽仅18km,最窄处只有50m。图为董志塬地形与古城分布图(局部)。在这片大塬上有诸多中华文明的原初记忆:周祖遗陵、正宁黄帝冢、庆城药王洞、宁县义渠戎国都城……结合现代考古,很多学者认为建立周王朝的周人始祖就是在这里发展壮大起来的农耕部族。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远古时期的黄土土质疏松、分布均匀、土层深厚,具备土壤的腐殖质层,是一种优质农业资源。

(1)推测远古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非常微弱的原因。

(2)分析远古时期黄土的典型特征为当时人们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的便利条件。

(3)据图描述,随时间推移,黄土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特征的变化及原因。

(4)简析黄土地貌对当地现代交通联系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下图为崇明岛成陆线和大堤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崇明岛成陆线不断向东推移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水顶托B.海浪侵蚀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2随着长江中上游地区众多大型水利T程的建设和植被的恢复,崇明岛面积增加速度将

A.变快B.变慢C.不变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4,河流短小急促,多呈东西流向。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区域渔业资源丰富。

(1)日本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2)图示M、N两地纬度相同、海拔相近,但降水(雪)量季节差异大。与M地相比,N地降水(雪)量大的季节是 ,理由是

(3)图中①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 ,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图中甲区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4)东京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但水资源却严重不足。请你为其提供几点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 河流、明确的B. 山脉、明确的

C. 交通线、模糊的D. 湖泊、模糊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 化学工业B. 电子工业

C. 建材工业D. 纺织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