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有研究表明,形成沉积岩的沉积物亮度能反映其形成时期的环境特征。沉积物的亮度与碳酸盐的含量正相关,而碳酸盐多生成于湿润环境。读某地不同深度沉积岩中沉积物亮度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该类岩石具有的突出特征:
A. 颜色艳丽B. 具有层次
C. 硬度较大D. 疏松多气孔
【2】图示沉积物亮度变化能反映该区域古气候具有的特征是
A. 干湿交替B. 冷暖交替
C. 以湿润为主D. 以干旱为主
【3】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的钙、磷、钾等养分元素最初来源于
A. 生物B. 地形
C. 成土母质D. 气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 ①④B. ②③
C. ①③D. ②④
【2】导致“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热量
C. 光照D. 水分
【3】“一路一带”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交通便利B. 市场需求量大
C. 劳动力资源丰富D. 科技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A.甲,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饱和
B.乙,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含量达饱和
C.丙,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饱和
D.丁,经升高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饱和
【2】在自然界中,下列哪种情况最不可能发生水汽凝结现象
A.富含水汽的气流沿着迎风坡爬升 B.暖空气沿锋面上升
C.越过山脉于背风坡的含水汽气流 D.空气强烈对流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年-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2】据图可判断( )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垄膜沟植是指在田间起垄开淘,垄上覆盖塑料膜。下图是某地垄膜沟植模式示意囤。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垄膜沟植最主要改善的是( )
A. 水分 B. 地形 C. 热量 D. 土壤
【2】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江西 B. 山东 C. 吉林 D. 甘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内蒙古煤炭行业循环经济链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煤炭开采→焦化→煤化工”的工业链,它们之间主要形成
A. 信息联系 B. 商贸联系
C. 科技联系 D. 产品联系
【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下降而电力输出比重上升,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
A. 改善空气质量 B. 减轻运输压力
C. 减少煤炭开采 D. 优化农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 站在M山顶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 图中干流的流向大体为西北流向东南
D. 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3】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368 mB. 488 mC. 678 mD. 70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 甲区 B. 乙区
C. 丙区 D. 丁区
【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 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 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