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 为地球上的一段纬线,读图回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三地太阳能资源由多到少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   )
A.P>Q>RB.R>Q>PC.Q>R>PD.P>R>Q
小题2:图中三地,地壳厚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   )
A.P>Q>RB.R>Q>PC.Q>R>PD.P>R>Q
小题3:产业转移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目前图示三地产业转移的方向正确的是     (   )
A.P→QB.R→QC.Q→RD.P→R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试题分析:
小题1:由纬度可知为30ºN,经度为东经,可判断为中国境内。P为青藏高原地区,Q为四川盆地地区,R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由于空气少而太阳辐射最大,四川盆地由于降水多,不易扩散而太阳辐射最小。R处于两者之间。
小题2: 由地壳厚度与海拔成正相关可知,海拔越高,越厚,越低越薄。因此青藏高原最厚,长江中下游最薄。四川盆地中间。
小题3:产业转移一般由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三地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最发达,因此正确的转移应由R向Q,再向P。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6分)结合安徽省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简要说明。(4分)
(2)安徽省是旱灾多发的地区,近些年甚至遭遇过秋冬春连旱现象。请你为安徽省今后减轻旱灾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3)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地区被纳入重点开发区域,简析江淮地区被列入重点开发区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7分)台湾两岸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交流揭开了新的一页。近期日本要将中国钓鱼岛“国有化”的“购岛闹剧”不仅使“中日邦交”关系陡然紧张起来,也使大陆与台湾关系因“钓鱼岛问题”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请阅读下图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利用到的总水量约只有207亿立方米,仅占总水资源的三分之一。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水资源可利用率低的原因。(3分)
(2)根据图示信息归纳台湾工业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
(3)1993年-2003年十年间台湾出口产品结构有何变化?简述其原因。(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某方面特点。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A.平原广大B.太阳辐射弱C.降水少D.冬季风力强
小题2: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A.气候环境B.地形条件C.水文环境D.土壤特征
小题3: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重庆与郑州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2)描述流经甲地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3)试分析重庆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的图甲和图乙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两图的资源特点,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 
A.图甲主要开发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图乙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B.图甲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图乙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C.图甲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图乙主要开发核能
D.图甲主要开发煤炭资源,图乙主要开发核能
小题2:有关两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乙到图甲植被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图甲的荒漠化非常严重,主要防治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大量植树造林
C.图乙有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该岛在未来可能与长江口北岸相连
D.甲区域由于降水少而干旱,而乙区域则因为用水量大和水污染而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8分)读下列两图,图甲是北京多年平均气温、日照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乙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与雨带位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   北京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是    月,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月。
(2)   参考雨带移动图分析,北京最多日照出现在这个月的主要原因是                 等。
(3)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在我国大致移动的纬度范围是     ,它移动到并控制北京及附近区域大约在    月前后。
(4)   据图分析我国雨季最早出现在   地区的   月份,江淮地区雨季一般出现在      月,雨季一般在   月结束对我国的影响,雨季一般最后出现在   地区。
(5)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降水类型是     ,雨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雨带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
A.土壤肥力B.热量C.水D.光照
小题2: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
A.年太阳辐射总量高B.多洪涝灾害
C.水能丰富D.森林分布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⑴~⑶问题。(26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地图。

材料二: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材料三:图示甲地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农业发展极具特色:种植业年产小麦、玉米等粮食100万吨。盛产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年产60多万吨。
⑴简析图示区域“雪山、碧水、草原、沙漠”景观的地理条件。(6分)
⑵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自然条件?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12分)
⑶该区域工业也极具特色,请列举该地区典型的两类工业部门,并选其中一类工业说明其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