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亚马孙河水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上第四次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绘制的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各题。
1.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风化作用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流水搬运
2.研究小组在野外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海拔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城镇略图”,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优美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完成下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灾害的技术是
A.GPS、GIS B.RS、GIS
C.GIS、数字地球 D.RS、GPS
2.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有
①气候干旱,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②风力较弱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回答各题。
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以山脉为界
B.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C.甲、乙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丙、丁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2.对在丙、丁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
3.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①地形崎岖 ②泥石流 ③台风 ④寒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1年5月15日,海南省新疆商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海口市隆重举行,会议指出海南、新疆两省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美好发展前景,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材料二 海南岛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流分布图。
(1)海南岛和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分别为( )
A.光照 水源 B.热量 光照
C.降水 热量 D.热量 水源
(2)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两省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和铁路运输外,海南还有 ,新疆还有 。
(3)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两省区地形的显著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4)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各题。
1.该岛屿可能是( )
A.台湾岛 B.马达加期加岛
C.加里曼丹岛 D.海南岛
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暖流影响 D.地处内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崇左市高一1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A.气旋和反气旋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三圈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
B.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较慢
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
2.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
C.1990-2000年 D.2000-2010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