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8分)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定西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4分)
(2)定西的治理开发模式会带来的哪些显著生态、经济效益。(2分)
(3)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请指出被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哪些?(2分)

(1)土质疏松;地表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低;气候比较干旱;夏季多暴雨等(4分,任答4点) 
(2)生态效益:保持水土;改善局部气候(1分) 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分)
(3)热量;水份。(2分)

试题分析(1)甘肃定西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黄土的土质疏松,干燥时比较坚实,但是遇水容易分散。另外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2)注意题中治理开发主要从生态和经济效益出发,因此生态效益要从定西沟壑地区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出发。从图中读取信息:治理好水土流失进行的措施: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退耕还草、修筑梯田等从而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经济效益:主要从农业方面改善,从良种、技术等方面,最终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的增长。
(3)就是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温度等因素进行调节,减少水分蒸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是对学生的读材料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常识要求都比较高,在答题的过程中要细心,如(1)题中问的是自然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绿色GDP”(是指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B.“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0年入秋以来,珠江三角洲连续出现咸潮。咸潮发生后,国家防总和水利部会同珠江上游贵州、广西两省区,制订了珠江应急调水方案,以确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2010年1月17日,天生桥水库以每秒560立方米的流量开始放水。2010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再次出现特大咸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过度抽取地下水地区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C.河流入海口地区D.多台风的地区
小题2:2010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多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②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⑤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图和乙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丙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示                            
②表示                  ;该地区综合整治措施有                       。(2分)
(2)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3)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产生的自然背景分别为
                                                            
(4)A、F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是:                                  。(2分)
(5)图中F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的地区,简述F地生物多样性的成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
C.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小题2:乙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开辟水源,合理灌溉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联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西北地区D.云贵高原
小题2:该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
A.土地沙漠化B.石质荒漠化C.水土流失D.次生盐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环境保护】(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控制其西部荒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态地位显著。但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入湖河流,不仅水量在逐年减小,而且流域水土流失形势异常严峻,给环湖地区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危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减小的原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2)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减小可能带来哪些危害?(4分)
(3)当地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青海湖环境进一步恶化?(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8—11题

小题1: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有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字母a处沙漠属原生沙漠D.全球气温升高,使地面植被死亡
小题2:下列有关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B.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
C.20世纪50年代以来,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是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原因
D.近年来,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绿洲总体环境趋于转好
小题3: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
小题4:2001年3月我国以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有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