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C点的地方时是(  )

A.18:40B.22:20C.9:00D.8:40

2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值为(  )

A.2/3B.7/12C.11/12D.3/4

【答案】

1D

2C

【解析】

试题

1】据图可知,此时A点为120°W、赤道和晨线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则计算得20°W的地方时为1240分,30°W的地方时为12时。根据图示范围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判断图示晨线与纬线的切点位于66.5°S以南,该切点的地方时应为12时,即30°W,故B点的地方时小于12时,C ACB的中点,故C点的地方时小于9时,故D项正确。

2】图中120°W的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为22时, 150°E的地方时为24时,故从180°向东到150°E330° 经度范围所处的日期均与北京同处一天据经可算出比例为11/12,故C项正确。

【方法技巧】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陆上丝绸之路”亚洲段相关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伊斯坦布尔地跨亚欧两大洲,其跨越的洲界是 海峡,同时它也是黑海进入 (填写海域名)的重要水道。

(2)主导“陆上丝绸之路”中段大部分区域地形地貌的外力是 ,列举该外力作用下的两类典型地貌各一个: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3)近年来,甲湖呈现出不断萎缩势态,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4)简图右上部①、②代表的是福州市和伊斯坦布尔两市的各月的降水分配,其中代表福州市的是 ,说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冻土内储存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近年来,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出现了诸多“天坑”。下图示意“天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天坑”的成因是( )

A.冻土融化,气体逸出B.开发资源,形成矿坑

C.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流水侵蚀

2西伯利亚冻土地区的“天坑”增多,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破坏地下矿床B.地下水溢流损失

C.加剧全球变暖D.生物多样性锐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壤是由矿物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園体颗粒)、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水分,空气组成。

材料二 塔斯马尼亚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塔斯马尼亚有着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阳光、纯净的空气和水源。无虫害和疾病的绿色生长环境。岛上植被茂密,草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和火山灰积物,果蝇很少,从而使产出的苹果绿色而美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窑。但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的位置。

(1)比较M、N两地土层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杧果,原产印度和马来半岛,喜温暖、不耐寒,不耐涝,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年雨量在700-2000毫米较为适宜;喜光照,光照充足促进花茅分化、开花坐果和提高果实质,改善外观。花期喜微风、晴朗干燥的天气。高温高温易诱发严重的病害,我国杧果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

攀枝花杧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其果型美,外观漂亮;纤维少、味甜芳香、质地腻滑、营养丰富,品质独特。攀枝花杧果花期2-4月,9-10月份为主要成熟期,比国内其他杧果产区晚熟1~2个月,价格高,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原计划到2020年种植面积40万亩,截至2016年底,全市已种植51万亩,产值15亿元,杧果已成为攀枝花最大的水果产业。图a为攀枝花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与海南、两广相比,说明攀枝花杧果果型美、品质独特的气候条件。

(2)攀枝花杧果选择在海拔1500米以下干热河谷中土层深厚的坡地、台地上种植,试解释原因。

(3)分析攀枝花杧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

(4)果树认养”即与水果基地签约,认养属于自己的数量不等的果树,由认养者起名、挂牌,程度不同地参与基地生产与管理等各个环节,收获归认养者。分析“果树认养”模式对攀枝花杧果业带来的利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24等份,这就是24节气(左图)。24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右图为“北半球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所处纬度位置变化示意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上海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一组是( )

A. 清明、雨水B. 立冬、立秋C. 立春、立冬D. 雨水、处暑

2右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大雪B. ②表示立春C. ③表示秋分D. ④表示大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冷湿空气,在日语中称作“山背风”。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受其影响,水稻减产;而图中山脉以西地区受其影响,水稻丰产,当地人称此风为“宝风”。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受“山背风”影响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山背风”盛行的时节有

A.冬至前后B.大寒前后C.立春前后D.夏至前后

2甲地水稻减产的直接原因有

①气温下降 ②光照减弱 ③降水减少 ④风力减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与乙地“宝风”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大气效应是

A.雨影效应B.狭管效应C.焚风效应D.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年平均降水PH值等值线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我国______地区的大部分成为酸雨区,特别在_______、贵州、湖南和广东还出现了重酸雨区。

⑵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所致。

⑶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所以我国的酸雨主要是__________型酸雨。

⑷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此次考察将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

回答问题。

1泰山站到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310千米B.510千米

C.810千米D.910千米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极冰川发生变化,一般监测南极冰川面积变化情况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遥感技术B.雷达监测

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