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图图“沿北纬31.7°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P水域是(  )

A.黑海 B.波斯湾

C.死海 D.红海

2.P水域水面较海平面低得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B.气候干燥,无河流注入

C.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D.位于东非裂谷带上,漏水严重

3.下列盐度Q区盐度最接近的是(  )

A.40‰ B.30‰

C.3.5% D.3.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

A.降水量多少只受①气流影响

B.水面结冰后②环节增强

C. 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2.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1月,甲地 B.5月,乙地   

C.9月,丙地 D.11月,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2.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B. 江苏日出方位不变

C. 江苏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 江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14中国区域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1

C. 全年P<1 D. 冬至日P>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13世界区域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及A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气候类型典型的特征是多雾干旱,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有寒流通过

B.沿岸有暖流通过

C.山地背风坡降水少而形成雾

D.当地居民不合理利用矿物燃料类似如雾都伦敦

2.A地气温年较差只有3°C左右,比同纬度大陆西岸低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常年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气温年较差小

B.多雾,日照不强,夏季有海陆风,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也就大大减小

C.多雾,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小,因而气温年较差小

D.海拔高,空气稀薄,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13世界区域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曲线为某海域等年降水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海域年降水量数值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

A.由近海向外海递增 B.由近海向外海递减

C.由南向北递增 D.由中部向四周递减

2.若要推断乙地的气候类型,着重考虑的因素有 ( )

A.洋流.地形.大气环流

B.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C.天气状况.人类活动.地形

D.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13世界区域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 D.西欧与南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10交通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7城市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