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南回归线以南区域主要地形特征。
(2)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分离或聚合的变化现象,请予以说明。
【答案】(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任答2点)。
(2)二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地形特征应描述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注意结合图示的等高线分布信息。图中中部等高线稀疏,边缘密集,故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
(2)沼泽的形成主要受地形、气候、冻土等因素的影响,结合还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可判断。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甲所示,直角三角板的AB边紧靠墙壁,已知,
,且
,现今A点沿墙壁向O点运动,B点沿地面远离O点运动,直至AB与地面重合,求C点经过的路程
。
(2)现将三角板换成量角器,量角器半径为R,开始时量角器的直径紧贴竖直墙壁,其运动方式与三角板的运动方式类同,最后它的直径与水平面相贴,求量角器倒下时扫过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760平方米, 高出湖面5. 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据此完成问题。
图中铺筑梯形青砖和含水涵洞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 梯形青砖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B. 冬季含水涵洞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C. 梯形青砖有助于增加地表径流
D. 夏季含水涵洞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
A. 地下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B. 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C. 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D. 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
【2】【2】下列关于图示河流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 光、热、水资源丰富
C. 土壤肥力高 D. 河流含沙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片是某旅游爱好者在我国不同地点拍摄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景观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B. 乙与流水堆积密切相关
C. 丙的形成与风力侵蚀相关D. 丁与变质作用密切相关
【2】与甲图地貌形态形成相似的是
A. 庐山B. 富士山
C. 喜马拉雅山D. 基拉韦厄火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描述图中C所在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4月1日,雄安国家级新区成立。读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圣母有,完成下面小题。
【1】雄安新区将建成集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目前
①生态环境较好
②劳动力较充足
③土地价格较低
④交通较便利
A. ①②B. ③④
C. ②④D. ①③
【2】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在成立之初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 矿产资源缺乏B. 劳动力不足
C. 缺乏政策支持D. 科技较为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规模关系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环境承载力 ④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2】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①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 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3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