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 |
B. | 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 |
C. | 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 |
D. | 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
分析 主要考查了逆温现象及特征.根据材料,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通过读图,要注意到图中下面曲线表示强逆温,相对来说,上面的曲线逆温较弱.对流层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出现逆温主要是近地面降温太快,导致出现下冷上暖的稳定的大气结构.白天有太阳辐射时,地面增 温,逆温逐渐消失.所以逆温最强的时在日出前后.地面辐射时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热量的传递有时间差异,所以距离地面近的强逆温层先到达峰值.
解答 解:A、读图,根据图中曲线,逆温上界,强逆温上界,判断所以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故正确;
B、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后减弱,故不符合题意;
C、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后一般逐渐消失,故不符合题意;
D、读图,根据曲线,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逆温现象及特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 | B. | 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 ||
C. | 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 | D. | 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地点 | 地震时间 | 震级 | 震源深度 | 地形状况 | 植被状况 | 人员财产损失 |
甲 | 8月6日16:30 | 6.5 | 12km | 高山峡谷 | 稀疏 | 大 |
乙 | 10月17日21:49 | 6.6 | 5km | 丘陵为主 | 茂密 | 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地势平坦广阔 | B. |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 ||
C. | 土壤深厚肥沃 | D. | 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