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该图是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统计状况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 从2000年中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I类水质B.Ⅱ类水质C.Ⅲ类水质D.V类水质
小题2: 下列我国的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A.珠江 B.海河C.塔里木河D.松花江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考查我国的水污染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直接读图判断我国主要河流水质所占比例最大的是Ⅲ类水质。
小题2:海河流域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排放的污染物质较多;且海河流量较小,水体净化能力弱,故可能污染最严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叙述,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参与“地球熄灯1小时”活动
B.在空调房里使用电动跑步机等进行健身活动
C.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D.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1年8月13日壳牌石油公司英国分公司一处位于北海海域的油田发生漏油事故。

(1)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于陆地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海洋上的          。目前最严重
的世界性海洋污染是          。(3分)
(2)该海域泄露的石油向东北方向扩散,原因是             。(1分)
(3)该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石油泄漏可能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哪些影响?(4分)
(4)保护海洋环境要遵循     原则、以防为主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    原则。(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D.北美大陆上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目前,我国正在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
B.构建和谐社会
C.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D.培养民众节俭消费的习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面三幅图。图18是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图17反映了图18在A处的水井景观随时间的变化,图19是A处监测到浑浊日数随月份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明图17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4分)
(2)描述A地浑浊日数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D.第三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带来气候多变、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为此,全社会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该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小题2:据图分析,我们可以把“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
A.农村更多使用沼气来获得绿色能源
B.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
C.大力开发水能和核电
D.大规模地发展第三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环境保护
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其出路何在?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

(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6分)
(2)图10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4分)
A.肥料B.做工业原料C.填埋、焚烧或循环作用D.回收处理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