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南方地区在2008年春节前夕遭遇了50年来罕见的暴雪冰冻灾害,造成人民财产的重大损失。据此回答1~2题。

1.暴风雪的形成                                                                                (    )

A.与2007年12月双子座流星雨的发生有关         B.是太阳耀斑爆发引起的

C.与太阳系中彗星运动轨道关系密切               D.是拉尼娜现象发生造成的气候异常

2.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上不会发生暴风雪是因为                                                    (    )

A.其他行星距太阳过近或过远                     B.其他行星上没有大气

C.其他行星上不具备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其他行星上昼夜温差过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共同对付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的理想目标。

材料二:从1923年起,美国进入了持续6年的繁荣时期。由于这一时期主要是在柯立芝总统任内,因此又称“柯立芝繁荣”。但是,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下图为田纳西水利工程)

材料三: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收成减产3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其中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与历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影响十分严重,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

困难时期尚未过去的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已经指出:“这几年发生的问题,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呢,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呢?湖南农民有一句话,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摘自陈东林“天灾”、“人祸”关系的计量历史考察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哪些严重的危机?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策?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体现了哪一应对危机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次灾害的特点。这次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刘少奇“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发展经济?

材料四:2008年元月10日开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雨、雪灾,给我国很多省区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和2008年元月南方冻雨灾害分布严重省份图和我国主要救灾物质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4)—(6)问。  

  

   (4)简析本次冻雨、暴雪产生严重灾害的原因。

   (5)此次冻雨、雪灾中京珠高速湖南受灾地区,应从我国主要救灾物质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中      基地运送物资

   (6)将下列自然灾害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①洪水   ②风暴潮   ③干旱   ④水土流失   ⑤泥石流   ⑥台风

在地区II内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的有                  ,发生在水圈的有                 

材料五 :2008年1月,一场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部分地区。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部署,统筹规划,动员和调集全国的力量共同抗击灾害;中央领导同志分赴灾区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受灾地区干部以身作则、忠于职守,带领群众扫雪除冰,妥善安排群众生活,严防不法行为发生;从祖国的南部到北部,从机关部委到企事业单位,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心相连,爱相聚,都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灾救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迎战冰雪的重大胜利。

   (7)总结抗击冰雪灾害取得胜利的原因,谈谈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材料六:中国气象局局长坦言:此次连续发生四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没有事先料到,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灾害缺乏足够的估计。“虽然没一场天气过程我们都准确预报了,但都是对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预报,对后面连续那么多的过程,对冬季南方是下雨还是下雪都难以作出肯定的预报。”

   (8)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加强气象预报以降低灾害损失”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5.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我国人口数量和地区分布变化”专题的研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我国近两 千年来人口总数量和地区分布变化的数据。据此回答问 题:

材料一  我国近两千年来人口总量变化表

年份

人口(万)

年份

人口(万)

2

6 500

1110

12 000

25

4 000

1275

7 000

180

7 000

1350

10 000

220

2 500

1370

8 000

510

5 200

1570

15 000

608

6 000

1645

8 000

620

3 500

1852

44 000

750

9 000

1911

42 000

760

7 000

1949

55 000

980

6 000

2005

133 783

 

材料二 我国近两千年来北方地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表

年份

2

140

742

1102

1491

1820

1933

1990

2000

百分数/%

81

59

60

41

40

33

38

43

43

(1)新中国以前,我国人口总量呈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起上述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B.气候冷暖变化  C.社会经济  D.瘟疫流行   E.人口政策

(3)近两千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占全国人口比重发生了__________次明显的突变减少过程。公元760年前后,我国人口和经济中心发生了向南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历史性转移。

(4)公元760年以前,我国近六成多的人口集中在北方地区。试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时期我国北方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              (  )

A.均位于南方地区 B.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C.均以重工业为主D.均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小题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
①自然条件 ②旅游资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态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问题。

1.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              (  )

A.均位于南方地区                  B.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C.均以重工业为主                  D.均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

①自然条件 ②旅游资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100 m),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是

A.200 m  B.300 m    C.400 m    D.500 m

2.河流在图中段的流向是

A.由东北向西南           B.由西南向东北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南向西北

3.如果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则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干旱                  B.沙漠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碱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