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一月份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月份我国南北温差达到
A.16℃以上 B.48℃以上 C.32℃以上 D.8℃以下
【2】一月份汕头的平均气温大约为
A.18℃ B.16℃ C.10℃ D.8℃
【3】图中四个区域中,冬季河流不会结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B
【2】C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1月我国最北端气温达到-32℃以下,而海口气温在16℃以上,南北温差达到16-(-32)=48℃以上,故B正确。
【2】由图示可知,找到一月0℃等温线,再根据等值线判断,汕头的平均气温在8℃——16℃,故C正确。
【3】由图示可知,②地在秦岭淮河线以南,大于0℃的地区,河流不结冰,故B正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当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小于或等于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据专家预侧,我国人口红利将从2014年开始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未来几年人口红利增长较快的是( )
【2】人口红利消失将带来的影响为( )
A.劳动力充足 B.社会负担轻
C.经济增速减缓 D.人口数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河流、抽水站、灌渠及灌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风力侵蚀作用风力堆积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冰川堆积作用
D. 喀斯特溶蚀作用喀斯特堆积作用
【2】
A. 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平
B.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C. 大气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
D. 土壤组成中矿物质成分多
【3】
A. 综合治理,保持水土
B. 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C. 多方投入,改善交通
D. 建设水库,发电兼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2】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B.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C.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D.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之一是
A.划分田地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优选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欧洲南方天文台是欧洲天文学家合作的国际性机构。其主要观测设施建在智利,其中帕瑞纳天文台位于帕瑞纳山的顶部,海拔2635米,拥有完美的天文观测条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帕瑞纳天文台观测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①极端干旱 ②高海拔 ③低纬度 ④靠近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形成帕瑞纳极端的干旱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①暖湿气流难于到达 ②大气对流旺盛
③寒流影响,多雾少少雨 ④人类影响,植被稀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 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4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①增加大气降水 ②增加地表径流 ③调节地表径流 ④增加地表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