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属于“牧童经济”行为的是(  )
A、黄河中游地区大量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B、发展科技,增产粮食
C、南水北调,解决北方水荒
D、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专题:
分析:“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是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并造成大量废物,污染环境.
解答: 解:所谓“牧童经济”是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掠夺式、破坏性的利用.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发展模式.
A、黄河中游地区大量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掠夺式、破坏性的利用,符合“牧童经济”,A正确;
B、发展科技,增产粮食,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属于“牧童经济”,B错误;
C、南水北调利用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不符合“牧童经济”,C错误;
D、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持水土,是对生态环境有利的,不符合“牧童经济”,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牧童经济”为载体考查经济发展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D、纬度偏低,晴天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图2是位于陕蒙交界的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1)图3为①区域近年大力推广的生产模式,简述其优势.
(2)③地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水果蔬菜基地,评价③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3)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分析红碱淖萎缩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A湖泊近年来水面降低,水量减小,原因可能是(  )
A、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加,入湖河流的水量增加
B、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
C、利用该湖泊进行农业灌溉,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水减少
D、湖泊周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泥沙淤积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资源最可能是(  )
A、冰川资源B、土地资源
C、太阳能资源D、森林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示时期西部城市人口净迁入率一直大于中部,主要原因是(  )
A、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
B、矿产资源开发
C、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D、基础设施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近现代人口迁移中,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
A、北美洲、大洋洲
B、北美洲、非洲
C、亚洲、大洋洲
D、欧洲、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