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

 

【解析】

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空间公平包括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平等,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故该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地处中西部结合带,是全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范围与周边省会城市地理关系图。

 

 

(1)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4分)

(2)阐述产业转移对“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4分)

(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请提出二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市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为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A______ __,B______ __,该地区主要地形类型为______ 。(3分)

(2)图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③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_____ __(单选)。(1分)

A.苹果B.菠萝C.椰子D.柑橘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公路,应该选择_______(①或②)线,理由是

_______ __ (2分)

(4)若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 _村,理由是___ ___。(2分)

(5)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_________ , __;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 _________。(3分)

(6)A处这种地形最小的相对高度为____ __米。(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某区域产业链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

 

 

1.从工业布局角度看,该产业链最适合位于图乙中的(  )

A.工业区A B.工业区B C.工业区C D.工业区D

2.该产业链的形成体现了(  )

A.不同工序的生产协作

B.商业贸易的联系

C.零部件工厂的联系

D.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此时A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汇集,泛滥成灾 ②受暖锋影响

③气压将不断升高 ④吹偏南风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2.当地政府拟将B村外迁,其可能的原因是( )

①修建大型水库 ②耕地面积不足 ③避免洪灾威胁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鲁尔工业区经历了一个繁荣-衰落-整治-再繁荣的发展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做法,符合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 )

A.继续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B.加大化肥使用量,提高粮食亩产量

C.退耕还湿地,保护湿地环境

D.增大载畜量,提高畜牧业的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问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C.B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

D.C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最大

3.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C.农耕区和牧业区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扬州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污水处理率、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83%和61%。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再生水生产成本比污水治理成本低。根据2012年北京市的地方标准,达到三类以上标准的水,才能让人们亲水、戏水,而经过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只能达到四类标准。下图为“2012年北京市中心城再生水用途结构图”。

 

 

材料二:下表为“北京市水资源统计数据”。

 

年份

供水量(%)

用水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再生水

调入水

生活

环境

工业

农业

2008年

16

65

17

2

42

9

15

34

2010年

13

61

19

7

43

11

14

32

2012年

14

57

21

8

44

16

14

26

 

 

 

 

 

 

 

(1)据表分析,北京市用水结构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4分)

(2)北京市最主要的供水水源是__________,过度使用该类水资源造成的危害主要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结合材料分析北京市大力推行使用再生水是否可行?_________,理由______。(3分)

(4)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