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秦岭没有出现积雪冰川带,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B、相对高度低
C、海拔较低D、坡度小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专题:
分析:积雪冰川带出现在终年气温在0℃以下的地方,故积雪冰川带主要分布在终年气候寒冷的两极地区;山地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当下降到终年气温在0℃以下时就会出现积雪冰川带;积雪冰川带的出现规律是纬度高的地方出现的海拔低,纬度低的地方出现的海拔高.
解答: 解:秦岭的纬度大约在北纬32°-34°,秦岭北坡7月平均气温25℃~27℃,南坡7月平均气温26℃~28℃;秦岭最高海拔还不到3800米,以每升高1000米下降6℃来算,秦岭最高海拔地区的7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所以就不会出现积雪冰川带.这就说明,秦岭没有出现积雪冰川带的主要原因是海拔较低.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及成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这些泉群的主要补给区为(  )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天气系统控制我国时,可能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②乙天气系统冬季控制我国时会带来寒潮灾害
③在春季A天气系统可能会给北方带来沙尘天气
④江南丘陵的绵绵春雨与可能丙天气系统有关
⑤丁天气系统会给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梅雨天气.
A、②④⑤B、③④⑤
C、①②③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红树林在23.5°S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光照
C、距海远近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距今3000年,该山地林线海拔高度为(  )
A、2920米
B、3080米
C、3420米
D、358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④与⑧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太阳辐射  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  地形起伏
D、地表径流  土壤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扬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稠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间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然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材料二: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佘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说明材料一中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般有哪些?
 
.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要素)发生变化.
(2)在上述材料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特性.
(3)自然地理环境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自然地理环境也存在明显差异,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①自然带名称:A
 

②从A--B--C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
(4)结台材料二,试用整体性原理简要分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甲、丁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植被类型不同
B、乙、戊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不同
C、乙、丙、戊三地河流都有结冰期
D、影响乙-丙-戊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