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大蒜的种植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市场 B. 政策 C. 交通 D. 技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宜春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北京飞往纽约的飞机,升空半小时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该( )
A.迅速着陆
B.降低飞行速度
C.保持原高度飞行
D.升到13000米以上的高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到2012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9356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 B. 地质 C. 气候D. 水文
2.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 减少噪音扰民 B. 较少占用耕地
C. 缩短运营里程 D. 保护野生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下左图为北京蔬菜某地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山东简图,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蔬菜销往国内外市场。
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读图分析,改革开放前,决定四季青蔬菜生产类型和规模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90年代中期以后,四季青不再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结合资料,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社会区位条件。
(4)寿光市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 采用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改变了原大田种植的地表景观
B. 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C. 大规模开垦土地种植蔬菜,使得黑土肥力下降
D. 由于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交通用地减少致使交通落后
(5)海南岛的蔬菜生产比山东寿光具有哪些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除“其他”外,乙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是( )
A. 产品运费 B. 原料运费 C. 科技投入 D. 工资投入
2. 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A. 闽南三角地带 B. 长江三角洲
C. 山东半岛 D. 辽东半岛
3. 下列工业部门与丙类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
A. 钢铁工业 B. 水产品加工工业
C. 石化工业 D. 电子装配工业
4. 20世纪下半叶,丙类产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A. 日本→中国沿海→韩国→中国内地
B. 中国内地→中国沿海→韩国→日本
C. 日本→韩国→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D. 韩国→日本→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长春市及其周围城市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图示地区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 2级 B. 3级 C. 4级 D. 5级
2. 城市( )
A. 等级越低,数量越少
B. 等级越高,相距越近
C. 长春市和松原市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 吉林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于农安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回答下列各题。
阶段 | 出生率(%) | 死亡率(%) |
a | 3.8 | 2.4 |
b | 1.3 | 1.0 |
c | 3.8 | 3.2 |
d | 2.9 | 1.7 |
1.按照人口自然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该国人口发展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abcd B. cadb C. cdab D. acdb
2. 该国数据显示,最初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 出生率下降 B. 出生率上升
C. 死亡率下降 D. 死亡率上升
3. b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 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
C.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4.与当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趋势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有关图中A、B、C、D四地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地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
B.图中B地经纬度是(30°N,135°W)
C.图中C地处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图中D地处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
2.如果从图中的B地经过C地再到D地,则走向是( )
A. 东南 B. 西北
C. 先东南后东北 D. 先东北后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4分)
(1)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比较,巴黎的气候特征(冬、夏气温,降水季节分配)有什么不同特点,并简述其成因。(4分)
(2)图中P、R两河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大的是哪条河,试分析其变化大的原因。(4分)
(3)图示区域冰川地貌广布,试举例说明(3分)
(4)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试分析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