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是指河流某处水面的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某河流某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则历时曲线上 ( )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重点中学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30°N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问题。
1.Q地海拔可能为( )
A.400米 B.600米 C.800米 D.1000米
2.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B.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D.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济宁邹城一中高三上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 )
A.一直降低 B.一直增大 C.维持稳定 D.波动上升
2.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风沙活动减弱 B.水资源供应充足
C.暴雨频率增加 D.雪灾频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枣庄三中高三第一次学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中四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某日(同一天)太阳高度的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小题。
1.四地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b、a、c、d D.d、c、a、b
2.此日四地中白昼最短的是( )
A.a B.b C.c D.d
3.关于这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四地都位于北半球
B.a地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
C.c地每年有半年极昼
D.d地的极昼天数大于极夜天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德州重点中学高三上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德州重点中学高三上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千岛寒流
2.如果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 )
A.①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③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上10月初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往往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读“美国大学生居住地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完成以下小题。
1.图中①区域“偏好指数”相对偏高的原因是( )
A.沿海平原,港口多,对外联系密切
B.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C.气候温暖,风光秀丽
D.沿河分布,水源丰富
2.某城市虽然阳光明媚,旅游休憩设施完善,是退休老年人选择居住的首选城市之一,但对新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仅为中等偏好的居住地及工作城市。这个城市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铜陵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下列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南向西北
2.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90 m B.385 m C.550 m D.632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 B.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1/2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