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海底扩张示意图简述地幔物质的对流运动,并分别解释北太平洋东西两侧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板块作用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地幔物质的对流。大洋中的洋脊是岩石圈中最不稳定的破碎带,地幔物质从洋脊顶部的开裂处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并把原有的大洋板块向两侧推移,使海底不断扩张。当扩张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由于大洋板块位置较低、密度较大,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直插入地幔下,逐渐融化而消亡。北太平洋东侧太平洋板块与美州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和高大的海岸山脉;北太平洋西侧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和岛弧链。
【解析】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读海底扩张示意图得知,板块作用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地幔物质的对流。图中,大洋中的海岭地质不稳定,热的地幔物质极容易可以海岭顶部的开裂处涌出,地幔物质冷却凝结形成岩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密度的原因)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典型的例如北太平洋东西两侧板块运动对地貌:北太平洋东侧太平洋板块中的地幔物质在扩张过程中与美州板块碰撞,地幔物质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逐渐形成海沟和高大的海岸山脉;同理北太平洋西侧太平洋板块中的地幔物质在扩张过程中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幔物质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巨大的海沟和岛弧链。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所对我国东北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30年来该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体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左图示意研究区域,右图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1)据图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原因。
(2)推测30年前该地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
(3)针对该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改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3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回到M点B.在M点正西方
C.在M点正东方D.在M点东南方
【2】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440千米B.3330千米C.2222千米D.222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安徽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落户合肥高新区。作为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自成立以来,聚焦发展“声音产业”,探索用声音唤启万物互联时代。2017年12月28日,《关于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的发展规划(2018-2025年)》已正式发布。根据规划,2025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互联网产品用户将达到15亿户。
(1)描述安徽省地形特征。
(2)说明“中国声谷”快速发展的主要条件。
(3)分析“中国声谷”的快速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架飞机沿低空飞行,太阳始终位于其正南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飞机的飞行方向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若飞机以相同的速度向相反方向飞行,则飞机上的乘客感觉到昼夜交替的周期为
A.一个太阳日B.一个恒星日C.12小时D.48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
2003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抗洪第一线指导抗洪抢险。由于各项措施得力,没有出现大的险情。
(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下关于淮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是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③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④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⑤淮河以北水果为柑橘,以南为苹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2)此次淮河流域连降暴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3)选择:制约该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人口增长的压力
B.河流冰期较长,含沙量大
C.交通闭塞,对外开放程度低
D.常规能源不足
(4)图示中铁路线A为____线,影响该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 B.3~6月 | C.6~9月 | D.9~12月 |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 B.河道淤积 | C.流速加快 | D.河床展宽 |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 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 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 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2】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 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 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交通拥堵指数是指城市中的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的概念性指数值。2016年4月20日,高德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正式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其中2016年一季度与2015年四季度相比较,各大城市拥堵情况变化显著。
完成下面小题。
【1】天津、上海等超一线城市拥堵情况较上一季度下降显著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社会文化因素B.城市基础设施改善C.产业转移D.卫星城市的建立
【2】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会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
B.GIS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C.城市拥堵会使城市的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D.在城郊重点开发房产可有效降低城区的拥堵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