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
(1)图中地震波E是
 
F是
 

(2)图中分界面A是
 
B是
 

(3)在界面B上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
 
 

(4)图中圈层C是
 
D是
 
H是
 

(5)简述E波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突然消失的原因.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专题:
分析:(1)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
(2)地幔与地壳的界限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界限为古登堡界面.
(3)左图中横坐标为速度,越往右速度越大;纵坐标为深度,越往下深度越深.
(4)地球圈层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外部圈层为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组成.内部圈层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上地幔存在一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加上地壳组成了岩石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解答: 解:(1)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故E为横波,F为纵波.
(2)地幔与地壳的界限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界限为古登宝界面.故A为莫霍界面,B为古登宝界面.
(3)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图中可看出,纵波的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
(4)内部圈层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地核分为内核与外核.故C为地幔,D为外核,H为内核.
(5)E波是横波,只通过固体物质传播;2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态物质构成,故传到这时会突然消失.
故答案为:(1)横波    纵波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4)地幔    外核   内核
(5)E波是横波,只通过固体物质传播;2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态物质构成.
点评:掌握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地球圈层的分布与界面特征等,注意知识点的积累与灵活运用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图回答3-4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示时刻(  )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处,发生里氏9.0级地震.当日本本州地震发生时,当地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
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晃后颠D、先颠后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面的名称是:A
 
,B
 

(2)图中地震波类型的名称是:C
 
,D
 

(3)A、B两个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圈层的
 

(4)3级地震有震感,一般居民在地震时感觉到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只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图甲北半球的节气为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甲中,C处经度为
 
.A点的地方时是
 
,昼长为
 
小时,B地的日落时间是
 
时.
(3)该日,我国吉林省吉林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同海南省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哪个大?
 
.吉林市当日正午日影朝向
 

(4)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中(虚线表示回归线、极圈)适当位置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纬度差异较大.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l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投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五带的划分     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ABC是晨昏线,按要求完成:
(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此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填写纬度和经度):
 
 
.此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3)图中表示晨线的弧段是
 
(须有弧的符号).此刻,A地方时为
 
点钟,D地方时为
 
点钟,B点白昼长为
 
小时. 
(4)图中,A、B二点中:①此日昼夜平分的是
 
.③自转线速度较快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