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该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分析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及易造成的危害。
下表是该地区与黄土高原某地综合比较
(2)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区域可能同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更严重,试分析原因。
【答案】(1)不合理现象:坡度为30°~50°的海拔较高的山坡开垦成旱地(滥垦);危害:导致该地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2)水土流失 江南丘陵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大、降水多且集中;人均土地少,单位面积土地产量高,造成经济损失大;土层薄,山地石质容易裸露,土壤流失后恢复困难。
【解析】
本题以江南丘陵和黄土高原为载体,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属基础题目,较容易。
(1)对于山地的开发利用,坡度小于 25°可以开垦为梯田,大于 25°应 该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坡度为 30°~50°的海拔较高的山坡开垦成旱地,容易加剧水土流失。
(2)江南丘陵与黄土高原共同的问题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应从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后果两方面考虑。由于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降水多而且集中;土层厚度不及黄土高原,土壤 流失后恢复困难;同时人均土地少,单位面积土地产量高,造成经济损失大,因此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某地区地形平坦,面积3 840 km2。下图示意该地区“1991~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91~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该地区( )
A. 大气降水增多 B. 地面蒸发加强
C. 地表径流增加 D. 雨水下渗增强
【2】2001~2010年,该地区旱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区域气候变暖 B. 城市化进程快
C. 种植技术进步 D. 自然灾害频发
【3】该地区位于( )
A. 松嫩平原 B. 黄淮平原
C. 成都平原 D. 太湖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是 海峡。
(2)与华沙相比,伦敦冬季气温较 (填“高”或“低”),导致两城市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和 。
(3)鲁尔区工业结构以 为主;通过莱茵河运入鲁尔区的主要工业原料是 。
(4)图中C处柑橘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柑橘种植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B.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D.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居民点的分布特点。
(2)某同学对该地区考察发现A地植被主要是一些低矮的灌木,B地区主要是马尾松、杉树等一些高大的乔木,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完成题。
【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 河流众多B. 科技发达
C. 交通发达D. 地理位置优越
【2】甲图所示区域风电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 工、农业生产规模大,能源缺口大
B. 风能资源丰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C. 该地区位于边疆地区,电力出口量大
D. 风力发电成本低,地区适应性强
【3】甲图所示区域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A. 水土流失B. 次生盐渍化C. 土地荒漠化D. 湿地萎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 甲→丙→丁→乙 B. 甲→乙→丁→丙
C. 丁→甲→乙→丙 D. 丁→甲→丙→乙
【2】【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资源十分匮乏 ②人口政策 ③国内移民 ④社会经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地域生产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业地域 ( )
A. 因生产联系而形成B. 布局接近市场
C. 以硫酸生产为主导产业D. 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2】该工业地域的突出优势是 ( )
A. 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B. 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
C. 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D. 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