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31—32题。
【小题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 B.商人大量外迁 |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表示某地区“最冷月等温线”和图中“河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小题1】甲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温和多雨 | B.全年炎热干燥 |
C.高温期多雨期一致 | D.雨热不同期 |
A.盛行西北风 | B.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
C.盛行西南风 |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
A.河流侵蚀较严重 | B.泥沙淤积严重 |
C.此季节河流含沙量小 | D.南岸潜水位低于北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饮食文化纷呈异彩。在《清稗类钞》里,就记述了清末之饮食状况,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19~20题。
【小题1】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A.共同性特征 | B.开放性特征 | C.差异性特征 | D.整体性特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8~10题。
【小题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 | B.行政中心 | C.海洋运输和贸易 | D.居民人口密度 |
A.0~8km | B.9~16km | C.17~24km | D.25~35km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完成26~28题。
【小题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 B.流水、侵蚀作用 | C.风力、沉积作用 | D.风力、侵蚀作用 |
A.洪涝 | B.干旱 | C.低温冻害 | D.滑坡、泥石流 |
A.黄河下游地区 | B.长江中游地区 | C.云贵高原 | D.珠江三角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0-11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28-30题。
【小题1】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坑口电站 |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
C.加强水运 |
D.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
A.煤炭的露天开采 |
B.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A.说明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 |
B.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
C.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
D.减少水资源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1中的圆圈表示地球的赤道,圆心表示极点,圆圈外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当从甲地向极点方向发射导弹时,导弹前进的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
A.①方向 | B.②方向 |
C.③方向 | D.以上三个都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