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中国自然地理分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G与B、C区的分界线是
 
米等高线,C、D与E、F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毫米等降水量线.
(2)A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B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其肥力
 
,为适应此类型土壤,B地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C地区主要包括
 
 
两大地形区,D地区的干湿状况为
 
地区和
 
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分别是
 
 
;E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
 

(3)自然景观从A→B→C→D的差异主要是由
 
条件引起的,从D→E→F的差异主要是由
 
条件引起的,F区明显的外力作用是
 
 
,广泛呈现
 
地貌景观.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知识.
(1)此题考查我国的一些重要的分界线.图中的G是在青藏高原,BC在东部季风区,它们的分界线是在横断山脉,大概的等高线是3000米.图中的CD是半湿润区,EF在干旱半干旱区,所以CD 与EF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
(2)此题考查我国的一些分区的地理概况.图中的A在华南,熟制式一年三熟.B在江南地区,是酸性的红壤,肥力较低.茶树一般我国的南方的酸性的红壤地区.因此在B地种植经济作物茶树.图中的C在太行山附近,在山脉的两侧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因此C包括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两个地形区.D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包括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油料作物是大豆.E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典型植被是草原.
(3)此题考查水平分异规律,以及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从A→B→C→D的变化,主要是纬度差异大,所以热量条件差异大,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D→E→F的变化,经度差异大,所以水分条件差异大,因此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图中的F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主要表现是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作用,一般形成风成地貌.
解答: 解:(1)图中的G是在青藏高原,BC在东部季风区,它们的分界线是在横断山脉,大概的等高线是3000米.图中的CD是半湿润区,EF在干旱半干旱区,所以CD 与EF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
(2)图中的A在华南,熟制式一年三熟.B在江南地区,是酸性的红壤,肥力较低.茶树一般我国的南方的酸性的红壤地区.因此在B地种植经济作物茶树.图中的C在太行山附近,在山脉的两侧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因此C包括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两个地形区.D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包括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油料作物是大豆.E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典型植被是草原.
(3)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从A→B→C→D的变化,主要是纬度差异大,所以热量条件差异大,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D→E→F的变化,经度差异大,所以水分条件差异大,因此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图中的F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主要表现是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作用,一般形成风成地貌.
故答案为:
(1)3000  400 
(2)一年三熟  红壤  低  茶叶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湿润  半湿润  春小麦  大豆   草原
(3)热量  水分    风力侵蚀    风力堆积     风成
点评:此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知识.掌握区域分析问题的方法,读图能力要求高,提取图中的有效信息解题,此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自然带是
 
,在50°N的高山上开始出现该自然带的高度约为
 
米,根据图示,该自然带分布下限最高的山地的纬度大致是
 

(2)图中③自然带是
 
,该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3)图⑤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4)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分异规律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
 

(5)若山地垂直自然带a与图9中④的类型一致,则自然带c为
 
,该山地位于
 
半球(填“南”或“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井分析原因.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亚热带
B、北半球温带
C、南半球亚热带
D、南半球温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B、苔原
C、硬叶林D、针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喜马拉雅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南坡纬度低、山麓和山顶相对高度大,故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简单
B、喜马拉雅山南坡为印度洋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北坡
C、喜马拉雅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规律体现地方性分异规律
D、喜马拉雅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更替的原因是不同海拔处气温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表“外出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务工的月收入水平  单位:元/人”,关于我国近几年农民工不同地区务工的月收入水平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全国13401417169020492280
东部地区13521422169620532286
中部地区12751350163220062257
西部地区12731378164319902226
A、东部地区因经济发达,近几年东中西部月收入差距在增大
B、由于东部地区工业化较早经济发达,近几年东部地区月收入水平一直最高
C、2012与2008相比较西部地区增速最快
D、西部地区月收入水平一直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