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局部地区海陆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④ D.⑥
2.造成①~⑥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景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表示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在图上正确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地球即将运行到公转轨道的 点(近日、远日)附近。
(3)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度;此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度,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4)此日,N点的夜长是 小时,D点的昼长是 小时。
(5)图示季节,东亚盛行________(方向)季风,河流径流量较________(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一下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4月2日智利(南美洲)发生8.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智利西部海岸地区至少有10万人疏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随后发布海啸传播时间预测图,预测图显示,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快18小时后抵达澳大利亚,21小时后抵达日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的位置可能位于图示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美国预测海啸到达其他国家的时间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RS C.GPS D.GPRS
3.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该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其地势特征 。(3分)
(2)当地每年白昼最长时南极圈内有 现象。(1分)
(3)在沿A—E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是 ,判断理由 。(3分)
(4)凉水河干流的大致流向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该处地质构造与凉水河之间的成因关系。
(3分)
(5)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线路的不同特点 ,原因是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外力作用 ②地壳运动 ③岩浆活动 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③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B.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
C.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层施工
D.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上9月开学考高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二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精确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得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材料二 如下图为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
(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________,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2分)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 D.决策支持系统(DSS)
(2)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________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2分)
A.电磁波特征 B.种植密度
C.种植面积 D.形状特征
(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0分)
材料一 京津冀区域简图(下图)
材料二 河北省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图(下图)
(1)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城市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4分)
(2)河北省冬小麦生产中有“瑞雪兆丰年”之说,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6分)
(3)2014年全国空气最差的10个城市中,河北省占了7个。在工业生产中,河北省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空气质量?(6分)
(4)50多年来,河北省超过90%的平原河道干涸,90%的湿地消失,其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暑假作业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地面P地的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
B. 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
C. 对应近地面天气状况:M处为阴雨,N处为晴朗
D. 近地面M、N两处对应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