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

A、10厘米 B、4厘米 C、2.5厘米 D、25厘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

材料二 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为苹果产地。

(1)比较材料二图中A、B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影响?

(3)建苹果汁企业,A地相对于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三上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A 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B.B 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C.C 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

D.D 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

2.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地貌与边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贵州省高三第三次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①②均向北流动

C.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D.①可能位于大陆东岸,②可能位于大陆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著名旅游胜地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可能有两条河流交汇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某游客用罗盘测出图上凉亭在他的东南方,教堂在他的西北方,该游客最可能站在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 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与东线相比,中线工程的特殊影响是 (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长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更有利于保障水质

D.解决了北方水资源紧缺的威胁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第二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减少

D.温带范围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成泉的过程。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3)简述人们建成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4)为防止该地湿地水库群萎缩,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