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济南市正在建设“海绵城市”以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强降雨时“城中看海”的问题,以“修大管子”为主的城镇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的理念正在发生彻底转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下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

A、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B、使地下水量减少

C、延长径流领取时间 D、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3.济南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吉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岛屿北部山脉的大致走向为( )

A.西北—东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西走向

2.若将该岛屿转绘到等高线地形图上,则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苏德沼泽位于南苏丹中部低地,是白尼罗河及其直流的汇流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苏德沼泽形成的原因。

(2)说明苏德沼泽对白尼罗河下游水量的影响。

(3)南苏丹面临严重的粮食不足危机。你认为是否在苏德沼泽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说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忌干旱、怕渍水,喜湿润、光热要求充足,重庆酉阳(下图)享有“世界青蒿之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其当地青蒿平均青蒿素含量可达‰以上,部分优选品种甚至能达16‰,居最高水平。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主治疟疾等。截止2010年底,全球106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估计有2.16亿疟疾病例,其中81%疟疾病例和91%死亡发生在非洲地区。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列为首选指导药,青蒿身价倍增,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重庆酉阳种值青蒿有利的自然条件。

(2)说明2004年后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果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印地安玛雅民族地区,欧美国家栽培广,近些年引入中国栽培。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据此完成下题。

1.我国北方水果玉米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方,其原因是

A、光照条件差 B、雨热同期 C、生长周期长 D、土壤较肥沃

2.目前以水果玉米为原料的加工制成品主要有:真空保鲜果穗、速冻果穗、甜玉米浆、甜玉米汁等蔬菜、饮料制品。该类企业布局要考虑主要因素有

A、原料、市场 B、原料、技术 C、气候、技术 D、地形、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8月和10月,我国在甘肃酒泉卫生发射中心相继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

B. 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C. 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 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风道,又称为城市通风廊道,下图为北京市未来规划的6条城市风道。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京城市风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交通拥堵 B. 分散城市职能 C. 缓解雾霾天气 D. 合理利用土地

2.影响通风廊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 风向 B. 地形地势 C. 道路分布 D. 城市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吹沙填海”是在一定的海域打桩后用沙袋将该海域圈围起来,再用工程船的压力泵及管线将圈外海底的泥沙和海水一起“吹”进目标圈,淤积成陆。下图为某海域“吹沙填海”施工现场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A. 圈定填海范围 B. 抵御海浪侵蚀

C. 运输设备,方便施工 D. 过滤海水,滞留泥沙

2.

A. 北冰洋 B. 墨西哥湾

C. 渤海 D. 马六甲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上高第二中学高一上月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小时。

(2)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线,乙地的纬度数为________。

(3)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日期),乙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为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4)当太阳直射乙地时,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之后一个月內,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