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 10 分)【旅游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及相关景观示意图。该地在距今 l 万至 300 万年期间为冰雪覆盖,景观处岩层基本上由花岗岩组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l )据景观图判断,北大山地貌形成与平顶山上刃脊、角峰地貌形成外力作用的差异。 ( 4 分)

( 2 )依据材料,简要说明该地区积极开发旅游业的条件。( 6 分)

 

1)北大山地貌是由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平顶山地貌是冰川侵蚀为主。(4分)

2)①该地区自然景观独特,山地草原面积广大,环境优美②旅游资源丰富,多地质地貌、生物旅游景观③旅游发展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④客源市场较近⑤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集群状况较好。 (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北大山位于大兴安岭西部,降水较少,空气干燥,该地貌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平顶山上刃脊、角峰等地貌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

2)可以从资源条件、组合与集群状况、交通条件、市场距离、基础服务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来分析。①该地区自然景观独特,山地草原面积广大,环境优美②旅游资源丰富,多地质地貌、生物旅游景观③旅游发展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④客源市场较近⑤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集群状况较好。

考点:该题考查不同地区地貌的成因及评价旅游业的开发条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利用图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2.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 B.冬季降水量减少

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长春市高三模拟(四)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岩、页岩都属于a类岩石

B.b不能转化为a是因为b为岩浆,d为变质岩

C.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c类岩石

D.d为岩浆

2.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

B.火山喷发与的活动有关

C.③作用最强烈的表现形式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D.大理岩、板岩的形成需经过④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长春市高三模拟(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按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说法,当局将依据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辐射水平评事态严重程度,不排除把事件等级调高至6级的可能,依照事态发展,级别仍可能上调。图3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2.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D.风向、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长春市高三模拟(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某校学生在此交流,途经①—④时发现,②地森林生长最旺盛,请分析原因可能是

A.因地势较低,热量远优于其他三地

B.因处于山脊,地势高,光照条件最好

C.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因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其他地区丰富

2.③地森林比①地长势较好的原因可能是

A.③地日照较强,太阳辐射收入多于①地

B.③地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比①地好

C.③地气温较①地高,且日变化大

D.③地降水较多,水源比①地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中部某省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该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增大 B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猛减小

C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D .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均明显增大

2.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应积极发展

A .市场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工业 D .现代服务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丰台区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文综地理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雨岛效应”密切相关。“雨岛效应”成因主要有

工地面硬化,地表径流下渗困难

② 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③ 城市化挤占瑚泊河道,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④ 空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充足

⑤ 高大建筑物密集,风速减小,降水云系滞留

A. ①②⑤⑥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云南蒙自一中高三五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不属于图示区域干旱区面积广大原因的是

A.终年受东南信风的控制 B.山地阻挡了湿润气流的深入

C.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 D.副高控制时间长、面积大

2.关于P地风向及其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风 海陆热力差异 B.东北风 城市“热带效应”

C.西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东北风 沿岸洋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列地点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广州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②孟买降水最多月是气温最高月;

③开普敦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④伦敦气温最高月不是降水最多月。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