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1978年、2009年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年间,我国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B.30年间,我国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C.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无关
D.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大,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17.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因素是
A.人口迁移速度加快、规模变大 B.工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C.大规模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 D.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1978年以来的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经纬度上的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两幅图的总体趋势分析,能源生产、消费和GDP重心三者的移动趋势是
A. 向西南移动 B.向东北移动 C.向东南移动 D向西北移动
2.关于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三者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B.能源生产、GDP重心走势趋向消费总量重心
C.能源生产、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D.能源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3.关于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在经纬度上的差距在加大
B.与能源生产重心相比,能源消费明显偏南,移动幅度较小
C.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逐渐趋向平衡
D.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不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6月热身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1978年以来的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经纬度上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三者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B.能源生产、GDP重心走势趋向消费总量重心
C.能源生产、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D.能源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2.关于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在经纬度上的差距在加大
B.与能源生产重心相比,能源消费明显偏南,移动幅度较小
C.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逐渐趋向平衡
D.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不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高三5月适应性模拟(二)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1978年~2009年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转变的方向是
A.商品粮基地 B.牧业 C.都市农业 B.水产业
2.引起其农业结构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
A.气候变化 B。城市化 C。国家粮食政策 D.生产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读下图“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以及“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图”、 “我国1978年与2007年城市数目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丙图: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图 丁图:我国1978年与2007年城市数目
(1)、甲乙两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是 图,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为 。
(2)、从1950年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加了 亿人。
(3)、根据甲乙两图分析两类国家城市化的不同:
(4)、根据图丙和图丁所反映的信息,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5)、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高,目前,由于环保要求提高和发达国家的城乡差距缩小等原因,其出现了人口从大城市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情况,称为 。
(6)、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多项选择)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1978年以来的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经纬度上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图1
1.从两幅图的总体趋势分析,能源生产、消费和GDP重心三者的移动趋势是
A.向东北移动 B.向西南移动 C.向东南移动 D向西北移动
2.关于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三者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B.能源生产、GDP重心走势趋向消费总量重心
C.能源生产、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D.能源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3.关于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与能源生产重心相比,能源消费明显偏南,移动幅度较小
B.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在经纬度上的差距在加大
C.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逐渐趋向平衡 D.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不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