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二十八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A.黑子 B.耀斑

C.X射线 D.紫外线

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内部 B.日冕层

C.色球层 D.光球层

3.这种现象的周期大约为( )

A.22年 B.6年

C.11年 D.15年

 

1.A

2.D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3.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铁路)于2014年8月16日正式通车运行。该铁路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沿线多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且铁路全线桥梁和隧道多。下图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日喀则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拉日铁路走向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耕地

2.拉日铁路桥梁和隧道的比重较大,原因是( )

①地质地形条件复杂②节约耕地③避让保护区④避免干扰聚落和其他交通线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拉日铁路通车后( )

A.日喀则城市范围向西扩展明显

B.沿线聚落经济收入可能增加

C.拉萨的服务范围变小

D.当地产业结构无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安达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个由德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组撰写论文说,太阳活动目前比较活跃,达到了8 000年来最高水平。这是他们分析了一棵树龄达11 400年的树木的年轮后得出的结论。他们说,在过去的年份中,太阳黑子平均出现的数量是每年30个,而在最近的70年里,平均出现75个。科学家还在寻找这个变化的原因。根据以上材料和你对太阳活动的相关了解,完成下列各题。

1.在太阳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 )

A.黑子 B.耀斑C.日饵 D.太阳风

2.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温度较低、显得较暗的部分区域

B.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爆发持续时间很长,所以释放的能量很大

D.耀斑和黑子等太阳活动都具有突发性

3.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磁暴”就是太阳活动干扰电磁波,导致短波无线电通讯信号被吸收,使通讯中断

B.许多地区气候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C.太阳风出现会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使地面能看到极光

D.尽管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不必过多关注

4.下列关于德国科学家研究太阳活动所采用的证据——树木年轮研究法的说法,可能合理的是( )

A.科学家主要是通过研究每一树层所含的化学元素的变化来研究太阳黑子的变化

B.每一层树木年轮都带有黑子活动的明显印记

C.生长在中、高纬度的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有明显的约11年的周期变化

D.科学家主要是通过研究每一树层所含的液态水的变化来研究太阳黑子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D处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B.太阳直射点从A处移到B处期间,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在变大

C.太阳直射点从B处移到D处期间,我国各地昼长变短且昼短夜长

D.太阳直射点从A处移到E处,需要365日5时48分46秒

2.下列现象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无关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不同经线上时间不同 D.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本初子午线上各地( )

A.自转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不同

C.二分时日落时刻相同

D.自转角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向就是风的去向

B.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C.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

D.地转偏向力不改变高空的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小题】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并保证两次熄灯时地球的光照图基本相同,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等)高三12月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