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B.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 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 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2】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小麦 B. 水稻 C. 棉花 D. 青稞
【3】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 灌溉条件较差 B. 日照时间太长
C. 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 土壤盐碱化严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我国南沙群岛是南海上散布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南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多台风、缺土地、缺淡水、缺土壤的“四高、一多、三缺”恶劣环境条件,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2010年5月,海军南沙部队蔬菜生产生活保障项目——“南沙温室”建设正式启动。
(1)指出永兴岛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分析南沙岛礁种植蔬菜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
(3)“南沙温室”与一般温室的功能有很大差异,推测其应具备的功能。
(4)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在“南沙温室”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制种是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河西走廊具有建立制种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目前中国制种业41家骨干企业在河西走廊建立了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全国70%的玉米种子来自这里。每年9、10月份河西走廊成熟的玉米种子集中晾晒后贮藏,销往全国各地。
(1)依据图文信息,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全国制种基地的条件。
(2)据图文信息,归纳河西走廊制种业发展的特点,并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反映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导致的地面塌陷,20l3年以来,江苏、安徽、北京、山东等地都出现了路面塌陷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面塌陷的原因不包括
A. 过度开采地下水 B. 采矿或T程建设
C. 流水溶蚀作用 D. 高强度垦殖
【2】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的主要措施是
A. 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 B. 多建:高层建筑
C. 矿区及时垦殖 D. 改进耕作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地方是( )
A. T B. P C. R D. Q
【2】有关甲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国现在的主导产业是工矿业
B. 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 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D. 国徽上有该国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是 (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D.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字母A、B在图中标出美国的春小麦带和玉米带。
(2)美国小麦带主要分布在_____平原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本区小麦发展的气候条件是______。
(3)美国农业带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本区发展这类农业在交通、土地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 山地 B. 盆地 C. 丘陵 D. 平原
【2】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152米,坝高可能为( )
A. 52米 B. 70米 C. 102米 D. 120米
【3】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下列四地中肯定被淹没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工业分布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是
A. “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 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
C. 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建炼钢厂 D. 美国的汽车企业去瑞士建齿轮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