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列某地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刻,北京时间为

A.3:20 B.9:20 C.15:20 D.21:20

2.该纬线可能是

A.0° B.23°26′N

C.66°34′N D.75°N

3.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

C.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

D.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青藏高原山脉、河流、湖泊分布略图,并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西宁至拉萨铁路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

(2)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简述青藏高原的湖泊特点。

(3)青藏地区的耕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气温一般低于地温,是我国主要的冻土分布区,冻土土层可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两部分.其中,活动层靠近地表,随着外界气温变化或冻或融;多年冻土则常年处于冰冻状态。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使冻土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会危及铁路路基,为此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低架旱桥、热棒技术、抛石路基等措施。其中抛石路基即用碎块石填筑路基,利用其通风透气性,隔阻热空气下移,同时吸入冷量,起到保护冻土的作用。左图是青藏铁路分布图,右上图是抛石路基结构示意图,右下图为片石护坡景观图。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于地温的原因。

(2)冻土活动层冬夏季的反复冻融,会对列车运行的安全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请简述其过程。

(3)根据抛石路基的设计原理,判断其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4)专家建议,部分东西走向的路段的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且南侧厚度要大于北侧,试分析其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平度高三高考模拟二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天文日照时数是指如果一个地方一直都是晴天,太阳照射地面的时数,也就是实际日照时数的上限。实际日照时数与天文日照时数的比值,就是日照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方晴天的发生率。图甲中①为雷克雅未克实际日照时数、②为北京实际日照时数、③为北京天文日照时数、④为雷克雅未克天文日照时数。结合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北京和雷克雅未克日照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天文日照时数季节变化比雷克雅未克小

B.雷克雅未克实际日照时数各月均少于北京

C.雷克雅未克夏季日照率低于北京

D.北京日照率夏季高于冬季

2.雷克雅未克天文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幅度较北京大的原因是(  )

A.雷克雅未克全年昼长大于夜长

B.雷克雅未克夏季比北京晴天多

C.雷克雅未克纬度高,夏季昼长于北京,冬季昼短于北京

D.雷克雅未克有极昼极夜现象

3.冰岛土地面积1042.5万公顷,林地面积2.81万公顷。该国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原因是(  )

A.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B.地处高纬地区,气候寒冷

C.火山广布,森林火灾频发

D.过度开垦,森林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大石桥第二高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土壤水分收支情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土壤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在该土壤上进行耕作最需解决的问题是( )

A.保温    B.排水

C.施肥    D.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大石桥第二高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月8日凌晨,超强台风“海燕”在菲中部东萨马省登陆,是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强风暴。下图示意台风“海燕”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台风逐步接近东萨马省时,该地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2.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直接参与水循环的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 尽量取最短距离 (如图)。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 相对山区较小;

②山区修筑公路因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

③早期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④现在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主要原因为节省投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明代《徐霞客游记》中记述:“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1)读图a,指出与上文对应的作者登临地,说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2015年以来,山西省相继遭受了干旱、低温冻害、洪涝、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

(2)在上述山西省自然灾害中任选两项,简述其自然原因。

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大西高铁)是山西省第一条贯通南北的跨省高铁。

(3)说出山西省铁路线的区位特征,并简述大西高铁的建设意义。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两个替代”能源战略,即“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提倡“以电代煤、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山西是实施以上战略措施的重点省区。

(4)举例说明实施“两个替代”的措施及环境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