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资源、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资源枯竭、能源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
材料一:2008年04月国务院日前公布了我国第一批资源枯竭的12个城市名单。大冶是中部地区惟一一个资源枯竭的县级市。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包括安徽省铜陵市、辽宁省抚顺市、甘肃省玉门市、湖南省耒阳市、湖南省冷水江市、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等城市。国务院还要求资源枯竭城市要抓紧制定、完善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转型思路和发展重点,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材料二:读辽中南工业基地图
1.材料一的省区中,属于中部地区的是(多选):( )
A、辽宁 B、安徽 C、湖南 D、甘肃
2.第一批资源枯竭的大冶市,矿产资源本来很丰富,金属资源主要是 矿,长江沿岸重要钢铁基地武汉钢铁集团的矿产原料主要来自大冶,煤矿主要来自 、河南等省,大同的煤炭运到武汉,通过 (铁路线)运到枝城,从枝城经 航道运抵武汉。
3.辽宁省的抚顺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是我国东北 (钢铁基地)的主要煤炭来源,该基地与武汉钢铁基地都属于 型的钢铁基地。据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至少三点):
4.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选择表示甲乙丙丁的含义的正确字母,完成各工业部门结构图。
A、煤炭工业 B、石油开采 C、丰富的煤、铁、石油 D、钢铁工业
甲: 乙: 丙: 丁:
5.大冶市等之所以从资源丰富的城市到资源枯竭的城市,其主要是不合理的开采利用、开采利用科技含量低、综合利用水平低等原因,为了使这些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请你为这些城市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思路与对策思路与对策:(至少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资源、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资源枯竭、能源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
材料一:2008年04月国务院日前公布了我国第一批资源枯竭的12个城市名单。大冶是中部地区惟一一个资源枯竭的县级市。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包括安徽省铜陵市、辽宁省抚顺市、甘肃省玉门市、湖南省耒阳市、湖南省冷水江市、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等城市。国务院还要求资源枯竭城市要抓紧制定、完善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转型思路和发展重点,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材料二:读辽中南工业基地图
1.材料一的省区中,属于中部地区的是(多选):( )
A、辽宁 B、安徽 C、湖南 D、甘肃
2.第一批资源枯竭的大冶市,矿产资源本来很丰富,金属资源主要是 矿,长江沿岸重要钢铁基地武汉钢铁集团的矿产原料主要来自大冶,煤矿主要来自 、河南等省,大同的煤炭运到武汉,通过 (铁路线)运到枝城,从枝城经 航道运抵武汉。
3.辽宁省的抚顺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是我国东北 (钢铁基地)的主要煤炭来源,该基地与武汉钢铁基地都属于 型的钢铁基地。据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至少三点):
4.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选择表示甲乙丙丁的含义的正确字母,完成各工业部门结构图。
A、煤炭工业 B、石油开采 C、丰富的煤、铁、石油 D、钢铁工业
甲: 乙: 丙: 丁:
5.大冶市等之所以从资源丰富的城市到资源枯竭的城市,其主要是不合理的开采利用、开采利用科技含量低、综合利用水平低等原因,为了使这些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请你为这些城市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思路与对策思路与对策:(至少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资源.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资源枯竭.能源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
材料一:2008年04月国务院日前公布了我国第一批资源枯竭的12个城市名单。大冶是中部地区惟一一个资源枯竭的县级市。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包括安徽省铜陵市.辽宁省抚顺市.甘肃省玉门市.湖南省耒阳市.湖南省冷水江市.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等城市。国务院还要求资源枯竭城市要抓紧制定.完善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转型思路和发展重点,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材料二:读辽中南工业基地图
1.材料一的省区中,属于中部地区的是(多选):
A.辽宁 B.安徽 C.湖南 D.甘肃
2.第一批资源枯竭的大冶市,矿产资源本来很丰富,金属资源主要是 矿,长江沿岸重要钢铁基地
武汉钢铁集团的矿产原料主要来自大冶,煤矿主要来自 .河南等省,大同的煤炭运到武汉,通过 (铁路线)运到枝城,从枝城经 航道运抵武汉。
3.辽宁省的抚顺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是我国东北 (钢铁基地)的主要煤炭来源,该基地与武汉钢铁基地都属于 型的钢铁基地。据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至少三点):
4.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选择表示甲乙丙丁的含义的正确字母,完成各工业部门结构图。
A.煤炭工业 B.石油开采 C.丰富的煤.铁.石油 D.钢铁工业
甲: 乙: 丙: 丁:
5.大冶市等之所以从资源丰富的城市到资源枯竭的城市,其主要是不合理的开采利用.开采利用科技含量低.综合利用水平低等原因,为了使这些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请你为这些城市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思路与对策思路与对策:(至少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资源、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资源枯竭、能源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12分)
材料一:2008年04月国务院日前公布了我国第一批资源枯竭的12个城市名单。大冶是中部地区惟一一个资源枯竭的县级市。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包括安徽省铜陵市、辽宁省抚顺市、甘肃省玉门市、湖南省耒阳市、湖南省冷水江市、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等城市。国务院还要求资源枯竭城市要抓紧制定、完善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转型思路和发展重点,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材料二:读辽中南工业基地图
(1)材料一的省区中,属于中部地区的是(多选):( )
A、辽宁 B、安徽 C、湖南 D、甘肃
(2)第一批资源枯竭的大冶市,矿产资源本来很丰富,金属资源主要是 矿,长江沿岸重要钢铁基地武汉钢铁集团的矿产原料主要来自大冶,煤矿主要来自 、河南等省,大同的煤炭运到武汉,通过 (铁路线)运到枝城,从枝城经 航道运抵武汉。
(3)辽宁省的抚顺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是我国东北 (钢铁基地)的主要煤炭来源,该基地与武汉钢铁基地都属于 型的钢铁基地。据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至少三点)
(4)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选择表示甲乙丙丁的含义的正确字母,完成各工业部门结构图。
A、煤炭工业 B、石油开采 C、丰富的煤、铁、石油 D、钢铁工业
甲: 乙: 丙: 丁:
(5)大冶市等之所以从资源丰富的城市到资源枯竭的城市,其主要是不合理的开采利用、开采利用科技含量低、综合利用水平低等原因,为了使这些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请你为这些城市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思路与对策思路与对策:(至少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考试 题型:材料阅读
分析有关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7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材料二:2008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涵盖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95公里,人口1250多万。广西给自己新的历史定位:“西南出海通道”、中国最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中心枢纽。
1.填表比较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位条件
|
辽宁沿海经济带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
地理位置 |
中国沿海的最北端,是东北地区的最便捷出海口 |
中国沿海的最南端,是西南地区的最便捷出海口 |
地形区 |
|
|
气候类型 |
|
|
农业地域类型 |
|
|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3.下列景观图,在广西不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4.根据材料信息,简述广西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