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环境问题

省级行政区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广东

●●

●●

●●●●

四川

●●●

●●●

新疆

●●●

●●●●

山西

●●●●

●●●●

(1)表1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哪一种环境问题?

         Ⅰ                          Ⅲ、                         

(2)酸雨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世界上很多国家把酸雨称为“空中死神”。试简述酸雨带来的危害(至少举出两个方面)。

       (3)下列措施中,对治理Ⅳ类环境问题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北煤南运      D.南水北调

(1)Ⅰ水土流失   Ⅱ寒潮    Ⅲ土地荒漠化     Ⅳ酸雨

(2)①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②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③危及人类健康,腐蚀建筑物 

(3)A、B

(4)印度

(5)法国能源消费结构中70%左右是核电,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

(6)世界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水膨胀,造成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被淹,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漳州市龙文区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地理 题型:043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1)上表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哪一种环境问题?

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Ⅳ________

(2)酸雨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国外把酸雨称为“空中死神”。试简述酸雨带来的危害(至少举出两个方面)。

(3)下列措施中,对治理Ⅳ类环境问题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北煤南运

D.南水北调

  材料二 下图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

(4)上图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少的国家是________。

(5)在发达国家中,CO2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52.5%、德国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人类与环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子系统通过_________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发生关系。

(2)社会—经济子系统通过提供_________与人口子系统发生联系。

(3)环境要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可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反过来,生态系统的变化对环境要素也会产生影响。

(4)人类活动从环境系统中获取_________和_________,通过生产、消费又向_________排放废弃物;而各环境要素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_________系统。

(5)图中“状态”指由于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压力”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响应”显示社会为减轻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所采取的对策。据此将下列内容序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括号内:

①工厂  ②水污染  ③某些物种消失  ④某地发病率上升  ⑤使用清洁能源  ⑥工人

(6)图中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说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分)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请画出D湖区白天的湖陆风示意图,并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3分)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3分)

4)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环境问题

 

省级行政区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广东

●●

●●

●●●●

四川

●●●

●●●

新疆

●●●

●●●●

 

山西

●●●●

●●●●

材料二:上海目前每年消耗煤炭6200多万吨,占全市能源总量的70%左右,其煤炭消耗量和消耗密度居全国大城市之首。超大量用煤不仅影响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也给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材料三:下图是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个国家柱状图

(1)表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哪一种环境问题?   

               ;Ⅱ                 ;Ⅲ               ;Ⅳ                

(2)超大量用煤会给当地带来什么环境问题?。

(3)过度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资源,会导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什么?试解释原因?

(4)下列措施中,对治理长江三角洲的Ⅳ类环境问题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南水北调  D、建核电站  E、北煤南运

(5)本图所示十国中,写出CO2人均排放量最少的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