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
材料二: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丛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8分)
(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4分)
(3)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6分)
(1)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围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
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气压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2)变化: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原因: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
(3)变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中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3%之间;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
推测: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1)旱作农业是因降水少,因此从影响降水去分析,该国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围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所有发展旱作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是因水热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因此从影响水热因素去分析,该国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利用种植园发展;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纬度低,热量丰富,且受赤道气压和东北信风影响,降水丰富。
(2)从工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图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从主要商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比重数据分析,新鲜蔬菜出口的比重下降,且退出主要商品出口行列。从材料分析可知,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冲击。
(3)从表格分析得知,1994年以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且其它出口商品很少;1994年以后,石油在出口商品中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3%之间,且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因工业制成品出口变化趋势,推测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阅读图、表、资料的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天津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级,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重庆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等方式利用土地。这对城市建设有何好处?请列举两项。(6分)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2)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说明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
三峡水库面临着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3)为了解决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重庆工、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并说明调整产生的具体作用。请填表回答。(10分)
产业部门 | 结构调整 | 具体作用 |
农业 | ① | ②③ |
工业 | ④ | 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海南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图5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经度为
A、30°E B、30°W C、60°E D、60°W
2.该地纬度可能为
A、10°N B、10°S C、50°N D、5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江苏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A.石油开采 B.家用电器制造
C.金属矿开采 D.交通设备制造
2.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航空运输发达 ③经济水平相当 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江苏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上海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十)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 阴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晴雨无常 D. 暖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上海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三)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2.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3.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东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东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