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①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A.下沉,热干B.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C.上升,暖湿D.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湿
【3】受②和③交替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4】此时,②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B.温和多雨C.高温少雨D.寒冷少雨
【答案】
【1】D
【2】C
【3】C
【4】C
【解析】
【1】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出现了向南移动的现象,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冬季,D项正确。
【2】①位于赤道附近,该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该地纬度低气温高,空气遇热上升,上升过程中遇热容易形成降水,所示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上升,暖湿的气流。所以C项正确。
【3】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西风带,在其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C项正确。亚热带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带草原的成因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ABD错误。
【4】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出现南移,南半球为夏季,气温高。副高为下沉气流,降水少,综上此时②控制的地区气候特征为高温少雨,C项正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河道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处比A处更适合建海港
B.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北岸相连
C.在该类河流入海口处往往形成冲积扇地貌
D.弯曲的河道不易发生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国正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把未来的长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千帆竞渡”的生态走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是长江经济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种功能并兼顾环境效益,一方面三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另一方面三峡库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下图为三峡库区月平均降水量和三峡水库月平均水位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水库“蓄清”的时间可能是( )
A.4-5月B.7-8月C.10-11月D.12月-次年1月
【2】三峡水库每年5~9月保持低水位不是因为( )
A.伏旱天气,长江流域降水量小B.河流含沙量大,减少水库的淤积
C.处于主汛期,腾出库容防洪D.增加下游泥沙来源,防止三角洲海岸线后退
【3】三峡水库蓄清排浑的影响有( )
A.大坝下游泥沙淤积增加B.增大下游水量供给
C.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增强D.流域内水土流失减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雪雨比是指某地年内降雪总量与降雨总量的比值,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类型和温度变化。研究显示,我国西藏自治区近半个世纪以来降雨量呈上升趋势。下图示意西藏1960年以来雪雨比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2000年以来西藏雪雨比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风力D.光照
【2】与雪雨比低的年份相比,西藏在雪雨比高的年份
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
C.地面反射增强D.洪涝灾害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完成下面小题。
【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削弱了太阳辐射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的补给类型可能是()
A.永久积雪冰川融水B.雨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D.地下水
【2】该河可能是( )
A.长江B.黄河C.塔里木河D.松花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赴我国东南某地进行野外考察。若下图为该小组考察区域的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断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
A.12mB.50mC.87mD.135m
【2】甲、乙、丙、丁四处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岩石分别是
A.变质岩 沉积岩B.侵入岩 沉积岩
C.沉积岩 变质岩D.沉积岩 喷出岩
【2】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
A.E—变质作用B.F—岩浆活动
C.G—地壳运动D.H一固结成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30~50年代,里海流域大规模开垦。下图为“里海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湖区相比,乙湖区
A.盐度低B.湖床坡度陡C.结冰期长D.冰层厚
【2】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