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2)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3)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答案】(1)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2分)
(2)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工资/产值比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材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任四点给4分)
(3)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许多跨国公司;推动美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任两点给2分)启示: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任两点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全球第一轮产业大转移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英国是一个岛国,岛国经济势必影响发展,它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2)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工资/产值比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3)全球三轮产业转移,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与合作、推动美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 人口性别比 B. 老年人口比重 C. 青壮年人口比重 D. 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 a方案较合理 B. b方案较合理 C. c方案较合理 D. 均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 )
A.降水均集中于夏季 B.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
C.甲地太阳能、风能丰富 D.乙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30°S~40°S欧洲西岸 B.25°N~35°N亚洲东岸
C.40°N~60°N美洲西岸 D.35°S~55°S美洲东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 B两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
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
B. 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
C. 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水分条件好
D. 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
【2】关于图中A、B两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3】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相似之处有( )
①分布地区都有地广人稀的特点 ②都需要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③都要求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④都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6为不同原因导致的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冻融作用 D.盐碱化
【2】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有
①牧区草场,增加水井量
②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
③绿洲内建农田防护网
④扩大耕地,精耕细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国地形( )
A.以平原为主
B.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C.以盆地为主
D.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
【2】甲国耕地比重小于乙国,主要原因是甲国( )
A.森林覆盖率较低 B.降水比较少
C.水资源比较少 D.平原面积比较小
【3】乙国最大河流在该国( )
A.径流量稳定 B. 径流量很大 C.流速平缓 D.有凌汛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