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三点中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
(2)图示节气为________(北半球),此季节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附近,公转的速度较________。图中ABCD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处于正午的点是______。
(3)D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C地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C点的日出时间_______,E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图中EF表示的是晨昏线,如果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那么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
【答案】C A 冬至 近日点 较快 D A 12 8 8 0 南纬23度26分,东经60度
【解析】
题目通过冬至日的太阳光照图,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能力及地球运动知识的应用能力。
从图中昼夜半球分布分析,该图中北极圈以北为极夜,南极圈以南为极昼,所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
(1)该日昼长自南向北渐短,ABC三点中最靠北的是C点,所以昼长最短的是C点;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A点在南回归线上,所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图示节气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季节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1月初的近日点附近,公转的速度较快。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ABCD中D点位于赤道,所以D点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A点处于昼半球中央,地方时为正午12点。
(3)D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相等,所以昼长为12小时。C地位于晨线上,因A点为12时,C点与A点经度差为600,两地时差为4小时,因C点在A点西侧,C点的地方时为8时,C点8时日出,上午为4小时,下午与上午相等,所以昼长为8小时。E地位于北极圈,该日为极夜,所以昼长为0小时。
(4)因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所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时,图中A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时。因为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所以A点所在的经线是东经600。故直射点坐标是(23026′S,600E)。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均顺风顺水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处洋流向高纬地区流动 B. ②处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C. ③处洋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 D. ⑤处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乡规划)
杨柳镇是安徽省宣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镇。下图为“杨柳镇位置及部分资源分布略图”。据此回答问题。
(1)简述杨柳镇被确定为中心镇的地理位置条件。
(2)说明杨柳镇规划中建设用地构成比例与城市相比的差异。
(3)简析杨柳镇在规划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年1月13日,《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年来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顺利,截至2010年底,中国核准核电机组32台,总装机容量3 486万千瓦,在建机组28台,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⑤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关说法正确的 ( )
A.②、④、⑤都是西电东送
B.②、③都是南水北调
C.①线路沿途经过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①~⑤都属于能源的调配
【2】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
A.可彻底解决调入区资源短缺状况
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三大区域在自然、社会经济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_指标,可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其中,江苏省属于_______区。
(2)苏南、苏北在气候和植被等自然环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苏南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苏北自然植被是___________。
(3)为了促进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苏中、苏北接受苏南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
(4)产业转移对苏南地区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主要由燃烧过程如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或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气--粒转化生成。某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差异较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迅速增加。下图示意该地甲、乙、丙、丁四个城市多年逐小时PM2.5浓度平均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丁三市一天中PM2.5的浓度最低时出现在下午16时左右的原因不可能是
A.气温升高B.交通高峰已过
C.大气扩散D.云量增加
【2】丙市PM2.5的浓度曲线异于其它三市的原因是
A.地势平坦B.气候温和
C.产业结构D.海陆位置
【3】四城市在6:00-8:00时段PM2.5浓度增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①煤炭燃烧 ②汽车尾气
③逆温现象 ④阴雨连绵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台湾省苏花公路东临太平洋,在地形上称“清水断崖海岸”(下图)。其依山傍海陡峭的断崖景观,名列台湾八大景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其内、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
A. 地壳运动和海水侵蚀作用 B. 岩浆活动和海水沉积作用
C. 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作用 D. 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作用
【2】从气象角度考虑,中国大陆游客到“清水断崖海岸”浏览的最适宜时间是
A. 3、4、5月 B. 6、7、8月
C. 9、10、11月 D. 12、1、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蚕是娇嫩且对环境敏感的生物,环境的恶化会给其带来灭顶之灾。江南是我国桑蚕与乡绸业的起源地。20世纪90年代江南桑蚕业发展达到历史顶峰,之后开始回落。随着我国"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广西桑蚕业得到快速发展,其蚕茧产量持续增长并稳居全国第一。广西54个贫困县中有46个种桑养蚕,其中9个已跻身全国蚕茧产量10强县之列(分布见下图),但其并没有大规模采用江南地区"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目前,广西桑蚕业存在大而不狭、大|而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当地抓住国家"东丝西移"、"东绸西移"的契机,致力于把桑蚕业做成一条强大的产业链。
(1)推测20世纪90年代后江南地区桑蚕业衰退的原因。
(2)说明广西没有大规模采用“桑基鱼塘”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
(3)分析目前广西桑蚕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质量不高的原因。
(4)简述 “东丝西移”、“东绸西移”对广西桑蚕业及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风蚀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风力强盛B.植被破坏严重C.粉沙表土深厚D.坡度较陡
【2】甲处物质
A.可延缓风蚀坑扩展速度B.加速古风成沙出露地表
C.逐渐堆积,变得越来越厚D.来源于背风坡的粉沙土
【3】推测图示风蚀坑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风蚀坑不断加深B.风蚀坑积水成湖
C.风蚀坑坡度逐渐增大D.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