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2000 -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16 ~17题。

16. 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1 A. 2003 年 B. 2005 年 C. 2007 年 D. 2008 年

17.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

C.产业转移和升级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读2000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华中和华南)、西南地区发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9~10题。

  地区

水电(%)

火电(%)

核电(%)

占全国的比重(%)

  ①

1.5

20.5

17

  ②

3.3

11.7

10

  ③

14.2

34.6

12.2

30.7

  ④

35.1

20.9

87.8

24.3

  ⑤

29.6

5.8

9.9

9. 表中⑤地区为                                                           (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西南地区

10.我国核电集中在③④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核能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D.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2000~2005年我国四个区域土地利用转换表”,回答5~6题。

单位:万hm2

 转换 

类型

区域

旱地—

水田

耕地—

林草

其他—

水域

其他—

城镇

林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草地—

耕地

草地—

林地

水域—

其他

8.50

5.73

20.57

85.10

1.18

0.70

5.25

0.89

8.54

0.00

1.52

6.86

1.17

0.02

3.38

0.42

0.24

1.06

0.09

51.64

3.75

7.67

1.03

2.12

13.36

13.11

4.05

0.06

0.40

11.80

3.68

0.13

0.26

0.08

0.09

2.30

5.表中四区域可能是(  )

A.①华中地区 ②黄淮海及长三角地区 ③西部地区 ④青藏高原地区

B.①黄淮海及长三角地区 ②西部地区 ③青藏高原地区 ④华中地区

C.①华中地区 ②西部地区 ③黄淮海及长三角地区 ④青藏高原地区

D.①黄淮海及长三角地区 ②青藏高原地区 ③西部地区 ④华中地区

6.关于四个区域土地利用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建设侵占大量耕地

B.②地区水域略有扩张,但仍然以草地和未利用土地为主

C.③地区生态脆弱,退耕成效显著,不合理开垦现象消失

D.④地区因退田还湖和城镇扩张,耕地面积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江西省某山区县1970~2000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回答7-8题。  

年 份(年)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水含沙量(%)

粮食总产量(万吨)

人口(万人)

1970

39.7

100.6

1560

18

1.3

9.9

41.5

2000

20

132.8

1080

25

3.8

12.5

62.8

1.从1970年至2000年,下列各项统计数据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森林覆盖率       B.河水含沙量    C.人均耕地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2.造成该地30年中粮食单产变化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增加                      B.人口增长加快

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农业科技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山东临清三中高二第一学期学分认定测试(文)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江西省某山区县1970~2000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回答26~27题。

年 份(年)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水含沙量(%)

粮食总产量(万吨)

人口(万人)

1970

39.7

100.6

1560

18

1.3

9.9

41.5

2000

20

132.8

1080

25

3.8

12.5

62.8

1.从1970年至2000年,下列各项统计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森林覆盖率    B.河水含沙量   C.人均耕地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2.造成该地30年中粮食单产变化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增加                      B.人口增长加快

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农业科技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200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下左)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下右),回答:(10分)

(1)若我国进人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为     年。

(2)如上右图所示,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                    等特点;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年。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