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1)概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产业转移趋势。
(2)说明这种转移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完成各题。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鲁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根据材料完成各题。
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期末检测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GIS B.乙是GIS
C.丙是RS D.甲是GPS
2.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
B.RS可以对水灾淹没区域进行动态预测分析
C.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期末检测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各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③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A.①③B.①②
C.③④D.②④
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期末检测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甲)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乙),完成各题。
1.图甲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D.闽南地区
2.乙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
A.制造和研发环节B.品牌和核心技术
C.加工和组装环节D.市场和运输环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过关检测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
材料二: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 特征,并由此区分 。
(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红外线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植被是( )。
A.桷树B.桦树
C.松树D.草
(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
(4)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规律,影响这一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过关检测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 区和 区。
(2)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______”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具体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流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是________。
(2)读图可知,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等环节。
(3)在流程②中的数据库中主要管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数据。
(4)试设计一项农业应用GIS的课题研究项目。
(5)根据GIS原理,在城市救护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程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患者家属向监控中心请求急救
②患者进入救护车后,监控中心通过双向通话功能,指导医生实施救护治疗
③监控中心就可以从GIS电子地图上查看到患者的具体位置
④通过GIS的最优路径功能,给救护车指引道路,使其以最快速度到达医院或急救中心
⑤家属可以通过互联网立即上网查询患者在医院的病情等信息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⑤D.③④⑤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