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安徽省第六次(2010年)与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对比表格
年份常住人口(万)户籍人口(万)0~14岁
(%)
15~64岁
(%)
65岁及其以上(%)城镇人口(万)
20105950.16862.017.9871.8410.182559.1
20005986.06245.325.5267.037.451664.7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安徽省地形分布特征;说明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安徽省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以及作出此判断的依据.说明安徽省人口问题的成因以及分析的依据.
(3)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是哪一个?为什么?
(4)安徽省具有靠近“长三角”的地域优势.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专题:
分析:(1)根据图中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分布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材料中安徽省第六次(2010年)与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信息判断安徽省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根据图中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判断城市化水平并结合材料分析其形成原因.
(4)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可实行优势互补来促进其城市化、工业化,从区域的开放性特征进行分析评价.
解答: 解:(1)读图,可以看出人口构成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种,并且从图中也可直接读出大部分地级市人口构成以农业人口为主,铜陵、芜湖、马鞍山、淮南非农业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半.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铜陵、芜湖、马鞍山、淮南等地级市多沿河分布,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地级市分布在南部山区、西部以及中部地区.
(2)从材料二中可以读出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为10.18%,已出现人口老龄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10年与2000年相比,常住人口减少,户籍人口增加,所以可判断出有大量的人口迁出;0-14岁所占的比重有所减少,即出生率降低,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影响;65岁及其以上的比重增加,主要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平均寿命有所延长.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铜陵的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最高,所以其城市化水平最高.主要是由于铜陵周围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位于长江沿岸,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发展第二、三产业,从而导致非农业人口比重较大.
(4)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可实行优势互补来促进其城市化、工业化.安徽可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劳动力、农产品、矿产资源等;长三角地区可作为安徽农产品的主销地,安徽也可完善基础设施,来作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此外安徽还可引进长三角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故答案为:(1)地形分布:南部和西南部为山区,中部和北部为平原        人口构成:大部分地级市人口构成以农业人口为主,铜陵、芜湖、马鞍山、淮南非农业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半.    人口构成空间分布: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级市(铜陵、芜湖、马鞍山、淮南)多沿河分布,农业人口为主的地级市分布在南部山区、西部以及中部地区.
(2)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        判断依据: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      成因:劳务输出(人口迁移);人口寿命延长;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出生率下降;少年儿童比重下降     分析依据:前者的依据为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后者的依据为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
(3)铜陵      铜陵周围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增加了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位于长江沿岸,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人口从事第三产业;非农业人口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大.
(4)搞好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品牌,将长三角作为主销地;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长三角提供资源和能源;引进长三角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向长三角地区输出劳务.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人口构成状况和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问题的成因以及分析的依据、城市化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等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RS技术可用于资源普查、农业估产和环境监测.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B、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近年来北极地区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地区.2012年9月27日上午,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经北极东北航道,顺利回到上海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极地区图
材料二  2011年10月,俄罗斯宣布将在北极建一座可容纳5000人居住,具有人工气候和完整生命支持系统的现代化冰城“乌姆卡”.
材料三  2010年8月,在破冰船护送下,装载7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油轮从摩尔曼斯克通过北冰洋航线到达我国宁波;2010年10月,另一艘俄罗斯货船从摩尔曼斯克装载矿石,第一次在没有破冰船护卫的情况下经北冰洋航线到达上海,并载货返回.
(1)指出A处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地区植被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植被类型不同  的主要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扩大或缩小),图中B自然带分布将向
 
移.
(3)简述冰城“乌姆卡”建设面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有哪些?
(4)简述北冰洋航线的重要经济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
A、①减少B、②增加
C、③增加D、④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本区的主要水源最可能来自(  )
A、地下水B、河水
C、雨水D、淡化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剖面上植被盖度40%土壤饱和导水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土层深度(  )
A、0~10 cm、20~30 cm、10~20 cm、30~40 cm
B、20~30 cm、0~10 cm、30~40 cm、10~20 cm
C、30~40 cm、20~30 cm、10~20 cm、0~10 cm
D、20~30 cm、0~10 cm、10~20 cm、30~4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