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生态脆弱的表现不包括:
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 |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C.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 |
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该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9-30题。
【小题1】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海水侵蚀 |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19-20题。
【小题1】假设每生产一吨钢要消耗1.5吨煤炭和1.5吨铁矿石,甲.乙和乙.丙两地相距都为10km,甲.丙两地相距8km,每吨煤炭.铁矿石和钢材每千米运费分别为0.2元.0.12元和0.35元。甲为钢铁的消费市场,仅从运费方面考虑,图中最适合建设钢铁厂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乙和丙之间 |
A.靠近铁矿 | B.靠近河流运输方便 | C.靠近煤矿 | D.乙和丙之间环境污染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摄氏度),读图回答13~15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 |
C.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
D.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小,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
A.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 B.地表缺少植被 |
C.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的变化幅度小 | D.属于干旱地区,大陆性强 |
A.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林带 | B.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
C.丙处外侧的大洋有暖流流经 | D.丙处为温带海洋气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 |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 )
A.位置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 | B.绕日公转与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
C.表面存在大气层 | D.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