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
A.南岭 B.秦岭
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所学过的知识,结合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哈尼人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农耕活动,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当地气候 B.蓄水保土增肥力
C.只为增加粮食产量 D.增加当地自然景观层次的美感
2.该区域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能源短缺
C.土地荒漠化 D.大气污染
3.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
A.提高粮食生产的商品率 B.加大种植业发展的力度
C.不断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 D.搞好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为我国东北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M点年干燥度的值可能是( )
A.0. 4 B.0. 8
C.1. 2 D.1. 6
2.导致图中①、②两地年干燥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植被 D.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三阶段测试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 PM2.5(直径≤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为济南市某年冬季、春季、夏季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甲代表的区域和秋季PM10污染物浓度低的原因分别是( )
A.科教文卫区 秋季降水少
B.居民生活区 工业粉尘排放少
C.交通干道旁 大气流动性强
D.居民生活区 交通流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位于南半球某地区的全年盛行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气候类型在南极洲外的其他大洲均有分布
B.该地区自高纬流向低纬的河流有凌汛现象
C.该地区自然带和北京的自然带相似
D.12月22日正午垂直地面物体影长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上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
甲 ,乙 ,丁 。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 地找到地下水。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若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2月6日某时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图中沿L线为冷锋,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此时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郑州的气压高于北京
B.武汉的气压低于上海
C.华北平原气压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D.渤海海域气压普遍低于长江下游地区
2.关于L处冷锋成因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
A.L线北侧冷气团移动较快
B.L线南侧暖气团移动较快
C.L线西侧大陆气团移动较慢
D.L线东侧海洋气团移动较快
3.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郑州即将出现阴雨 B.南昌即将转晴
C.武汉即将出现降温 D.上海正出现雨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