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5.上左图景观是(  )
A.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B.溶洞塌陷形成的天坑
C.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D.岩石崩塌形成的堰塞湖

分析 由于火山熔岩堵塞河道,形成了五个相连的火山堰塞湖,因其形如串珠状,“五大连池”由此得名.
五大连池风景区现已辟为旅游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的综合型自然风景名胜区.主要游览点有老黑山、五大连池、药泉山、火烧山等风景点.

解答 解:A、读图,甲图所示为火山口处形成的火口湖,在东北地区,可能是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故正确;
B、图示区域位于山顶不是塌陷形成的天坑,故不符合题意;
C、图示区域位于山顶不是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故不符合题意;
D、图中湖泊周围没有河道,不是崩塌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火山口的形成,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B.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C.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D.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20°W经线向西到150°W经线之间.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60°W.
(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6,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18.
(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瀑布顶部所在高原的自然植被最可能是(  )
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C.温带草原D.热带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1963~2011年间,修文地区年降水量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  )
A.1.5倍B.2倍C.2.5倍D.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甲区域是图示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绿色通道”采摘后可直接进入北京和天津的各大超市和市场,逐步实现“农超对接”.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文信息,说明甲区域发展蔬菜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请列举两条.
(2)据图文信息,说明甲区域蔬菜能够快速供应京津市场的原因.请列举三条.
(3)摧毁甲区域农业设施,蔬菜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请列举三种.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的参观浏览活动.京津冀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4)用实例评价京津冀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5)读天津市各月降水量、蒸发量可知,天津市水资源总量不足.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天津解决用水不足问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请列举三条.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通州区要做综合服务中心,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
(6)分析北京市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对中心区的有利影响.请列举三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从盛夏到初秋龙脊梯田色彩斑斓,从山麓到山顶,作物依次成熟,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山麓到山顶的景观变化反映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B.从山麓到山顶的景观变化反映了纬度地带性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景观变化是水热条件随海拔变化的结果
D.从山麓到山顶的景观变化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其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较发达,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原环湖芦苇湿地面积广大,是全国四大芦苇区之一,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近十多年水域面积已减少460平方公里,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湖边长的也比较多.
材料三:如图博斯腾湖附近水系图

(1)指出博斯腾湖为淡水湖的依据,并分析其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
(2)试分析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有人提拟在该区域建设一大型造纸企业,也有人提出反对,请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市内店铺多为饭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如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

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