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下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沿线路Ⅰ、Ⅱ、Ⅳ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D.暖温带草原
2.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 )
A.Ⅰ线路 B.Ⅱ线路
C.Ⅲ线路 D.Ⅳ线路
3.乙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是( )
①植树造林 ②种草 ③自然恢复 ④退田还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其中“东方女神”、“巨蟒出山”两处标志性造型景观,为世界“绝景”。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形成图甲风景的岩石属于图乙中的( )
A.A B.B
C.C D.D
2.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3.为了对三清山进行准确地景观数据获取、格局分析、生态监测、生态规划等研究,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GIS B.RS、GPS
C.GIS D.RS、GPS、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上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
甲 ,乙 ,丁 。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 地找到地下水。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若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线,则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
A.6时 B.15时20分
C.3时20分 D.12时
2.若从A点沿经线向B方向发射一颗射程为4000千米的导弹,则关于导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导弹将落在北半球、西半球
B.导弹落点所在地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C.导弹落在低纬度地区
D.导弹落在B点的东南方向、A点的东北方向
3.若图中AB、BC的图上距离相等,则:( )
A.AB、BC的实地距离相等
B.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刚好能回到A点
C.A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BC的两倍
D.B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666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大有可能是( )
A.450米 B.550米
C.650米 D.750米
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C.甲村比乙村更容易形成城镇
D.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3年1月5日—1月20日在南美大陆举行。
(1)选手途经世界上最狭长的荒漠带A,分析该荒漠带的主要成因(6分)
(2)从圣地亚哥到布兰卡港,途径一片荒漠B,简要分析该荒漠的成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复旦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试说出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影响甲图中≥10℃的年等积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太原和石家庄两地≥10℃积温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说明乙图所示省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